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興華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多措促進鄉村振興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9-15 字體: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走進鄉村看變化系列報道(40)
興華鎮: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多措促進鄉村振興

文/攝 潘成軍 特約記者 段洪偉 全媒體記者 孫曙光

雙立村發展種植特色經濟作物赤芍
  

自青岡縣城向東北方向行進45公裡,就走進了地處低丘陵地帶、地勢西高東低的青岡縣興華鎮。沿途的風景惹人醉,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為主的興華鎮在這仲秋時節自然是壟上一片秋色:田裡稻穗飄香,地裡玉米泛金,從鄉間走過,『總有不少收獲』。

二場村人居環境常清常潔 
 

落實玉米種植面積9萬畝、水稻種植面積5萬畝、大豆種植面積4.6萬畝、青儲玉米種植面積1.2萬畝,發展工業大麻、中草藥等特色作物種植1萬畝,興華鎮黨委書記張福生如數家珍一般告訴記者這些數據。他說,今年興華鎮依托4.5萬畝高質量整地基礎,全力推進以大豆為重點的產業調整,落靠種植目標,全力落實農業產業目標,並依托農業聯合社及產業特點,全力打造現代科技示范園區,圍繞二場村高油高蛋白大豆示范園區和通泉村水稻高產示范園區,重點打造了兩個1000畝的鄉鎮級園區。雙興村重點以土地托管、代耕和流轉等方式,建設核心區3000畝,輻射引帶周邊村屯的萬畝玉米高產高效攻關示范區;同時,落實養殖目標,依托生豬和肉牛養殖合作社,全鎮現有肉牛養殖大戶75戶,飼養量2950頭,生豬養殖大戶110戶6210頭,與去年相比,新增肉牛養殖大戶12戶、生豬養殖大戶18戶,隨著肉牛和生豬價格回暖,促進畜牧養殖產業發展勢頭轉良變好。同時積極推進農田基礎建設。興華鎮高標准水田改造項目,穩步在通河村、慶平村、勝利村、興華村建設實施,預計年底可全部完成,將形成3.1萬畝水田高標准農田,標准區內實現道路及排水渠道全部進行改造,極大地提高了基礎設施建設。高標准旱田建設已對上申報,為提高糧食產量和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場村種植特色經濟作物大辣椒
  

  為大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興華鎮通過入戶走訪、部門預警、自主申報等方式,每月開展動態監測工作,及時准確掌握全鎮脫貧戶及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剛性支出較大或收入大幅縮減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農戶情況,符合監測標准的及時納入,並進行針對性幫扶。5月份,興華鎮結合《青岡縣防止返貧監測幫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通知要求,組織鄉村乾部、駐村乾部、幫扶乾部等對全鎮所有農村人口開展了一次全面排查,重點關注脫貧時間早、2021年家庭人均收入低、低保對象等8類群體,圍繞家庭收入支出狀況、『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狀況全面排查,同時建立清單臺賬,立行立改,做到不落一戶不落一人。重點對全鎮766戶(1724人)脫貧戶、35戶(71人)監測對象進行分類幫扶、精准施策,主要是通過產業、就業、金融、綜合保障等方式實現穩定增收,確保有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產業要發展,群眾要增收,項目必須要先行。興華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波告訴記者,興華鎮依托資源優勢、人緣優勢,今年引入黑龍江卓田食品有限公司,在勝利水庫北側投資1000萬元建設佔地10000平方米、標准廠房2000平方米的豆制品加工企業。主要產品為乾豆腐、大豆腐、腐竹、豆皮等,注冊商標為『真功腐』,與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深度合作,原料基地使用東北農業大學高營養豆種,生產過程由東北農大監制,預計年加工大豆5000噸。目前項目廠房、場地已完成建設,豆制品生產線機械設備正在陸續訂購,10月初將投產。興華鎮在依托鐵騎力士和光伏產業基礎上,雙興村金程聯合社、二場村鵬?聯合社、秸稈收儲中心及其他行政村農業合作組織等重點扶貧產業與全鎮脫貧戶,建立起了利益聯結機制,通過產業分紅、到企業和合作社務工、外出就業和政策支持種養業等方式,脫貧戶年可增收3500元。同時設置了護林員、保潔員、秸稈禁燒巡視員等341個崗位,脫貧戶實現增收1000元。

雙興村金發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

  
雙興村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基本要求,年初以來,興華鎮就開始大力整治農村生態環境,今春至今,聚焦畜禽糞污這一難點問題,不斷創新舉措進行集中攻堅。自3月份以來,興華鎮黨委、政府堅持高標准、嚴要求,按照整治方案要求,由村外到屯內、由街道兩側到居戶庭院全面開展了兩次大整治,尤其是對畜禽糞污采取上大機械、下大力氣集中治理,將全鎮糞污、垃圾堆進行了徹底清理,轉運至集中收集點。上半年新建糞污收集點14處,共計26處,各村養殖戶所產糞污均有指定地點拉運和存放。興華鎮黨委組織包村領導和村支部書記進行了兩次環境大拉練,有效促動了村屯環境的改善。各村也建立健全了環境管護機制,實施常態化管理村屯環境,保持常清常潔。同時充分利用秸稈與糞污進行攙拌、漚制農家肥,達到6.5萬立方米,施用面積3.2萬畝。此外,興華鎮堅持做好河長制工作,鎮村乾部常態化巡查溝河生態情況,發現農藥瓶、垃圾等雜物及時清理。同時針對雙華村、安樂村等侵蝕溝河進行了高標准治理,實施削坡、插柳,有效保護了河床及現有耕地。今年新栽植農房林、街道林等700畝。

雙興村打造文明實踐站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