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義彬 金林
金秋九月,慶安縣廣袤的田野上,稻穗壓彎了稻稈,鮮食玉米正是收割季,一手抓收割,一手抓加工,快速鎖『鮮』,搶前上市。秋風拂過,一派喜人的豐收景象。
平安鎮是水稻種植大鎮,種植面積達9萬多畝。仲秋時節,稻田已充滿一片金黃,飽滿的稻穗壓彎了腰,散發著迷人的清香,呈現出豐收的景象。永平村黨支部書記李友說,這都得益於天上『北斗』幫忙,無論是從插秧到收割,還是治蟲防害地面數字化預警,越來越多的『科技范兒『佔到92%。
在水稻後期田間管理的關鍵時刻,李友看到有些晚熟的水稻品種有返青現象,他便挨家逐戶動員農戶快速增施返青肥。村水稻種植合作社出動三架無人機,盤旋在稻田上空,每天施早熟肥達3000多畝,為豐產豐收增加了一份保障。
前幾天慶安縣連續六七天遭受寒冷災害,氣溫夜間下降到只有10攝氏度,影響了玉米早熟。歡勝鄉政府通過召開現場會、觀摩會,推廣抗冷促早熟的新技術,在田間地頭到處可見農民正在『扒皮涼曬』『追施根肥』『摘除底葉』。這些綜合技術模式能夠確保增產50公斤以上。
慶安鎮是鮮食玉米的種植大鎮,種植面積達到4萬多畝,有相當一部分鮮玉米要進行冷藏處理。當前正處於收割季節,鎮政府一手抓收割,一手抓加工,快速鎖『鮮』,搶前上市。為使玉米保持鮮香,他們出動5臺大型收割機,全馬力開動收割機械,並動員300多名農民工對鮮玉米扒皮熟蒸,進行速凍加工,以保持水分不丟的新鮮口感。慶安鎮鎮長陳思說:『我們對鮮食玉米從收割到入冷庫保鮮,只用5小時就可完成,做到了「鮮」聲奪人,鮮嫩香甜,風味獨特。』
發展鄉發明村是人參種植專業村,全村有上百戶人家發揮山區土質優、院落大的優勢,在庭院種植山參,大的院落有兩畝,小的也有一畝多,現在正值收獲五齡參的季節,家家戶戶更是喜氣洋洋。種參大戶王忠賢捧著白白胖胖的人參果激動地說,『我今年收獲了上百斤人參果,能掙到5萬多元,這多虧黨的脫貧政策好,讓我脫貧走上了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