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蔣寶棟 全媒體記者 宋博文
甘甜軟糯,吃一口香氣四溢,『這裡的玉米又甜又香,實在太好吃了!』8月26日,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西長發鎮正黃一村的田園蔬菜種植加工合作社,新鮮的玉米在這裡去除青葉,分揀蒸熟,香甜濃郁的玉米香味撲鼻而來,咬上一口甜甜的、香香的。
『他們種植的這個新品種,確實相比其它不一樣,顏色金黃,顆粒飽滿,掐一下漿汁四溢,玉米味十足,通過粗加工蒸制,口感確實是特別好……』來自山東青島客戶張先生豎起大拇指說。
一穗穗鮮食玉米蒸制出來,金黃誘人,冷卻後速凍加工,用最快的速度『鎖住』水分。
『這樣做可以保持玉米的水分及新鮮口感,加工完後這些鮮食玉米會銷往廣州、上海等城市。』田園蔬菜種植加工合作社關立臣介紹著鮮食玉米『鮮』的秘密。
『我們三人分別來自山東和山西,通過實地踏查和現場品鑒,准備在這裡訂三百萬穗的訂單。』來自山西的客戶決定一起在這裡簽訂購銷訂單。
合作社的種植基地設在寶山鎮戰勝村,共流轉土地300餘公頃,種植了兩個品種鮮食玉米。關立臣說,為了確保鮮食玉米的『鮮』,除了在加工過程『鎖住』鮮,還要在種植過程中『保證』鮮。『我們從5月1日開始播種,采取階梯式種植模式,到了秋天收獲時,根椐種植的時間來確定收割,這樣鮮嫩度一樣,生長的大小也能保證一樣。』
籽粒飽滿,長勢喜人的鮮食玉米豐收已定。關立臣說,今年預計生產1120萬穗玉米,通過篩選能保證1000萬穗優質鮮食玉米進入市場。待收獲完成後,玉米秸稈與養殖場簽訂了訂單,作為青儲飼料。『一公頃地青儲飼料在800元至1000元左右,300多公頃的青儲飼料預計收入30萬元左右,直接解決了秸稈問題,提高秸稈利用率。』
關立臣說,2016年,北林區西長發鎮正黃一村依托當地冷庫優勢,通過村企合作的方式,成立合作社開始了鮮食玉米加工產業,極大地推動了本村經濟的發展。合作社今年共種植黃玉米和白玉米兩個品種,按客戶訂單需求進行種植加工。
近年來,北林區把發展鮮食玉米產業作為調整種植業結構和促進農民增收的主攻重點,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多元投入、發展新型經營主體等措施,形成了以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為依托的『合作社+基地+農戶』發展模式,實行訂單生產,回收產品,速凍加工,統一銷售,有效推動了全區鮮食玉米產業發展。
全區鮮食玉米常年種植面積基本穩定在8萬畝左右,2022年種植面積8.1萬畝,其中域內種植4.5萬畝,主要集中在綏西、綏東玉米主產區。各加工主體在域外簽訂訂單種植面積3.6萬畝左右。主要種植品種為京科糯2000、墾粘1號、京科糯2008等。目前,全區有從事鮮食玉米生產加工的主體7家,年加工量達到1.76億穗,實現產值2.46億元。
北林區將繼續引導有意願的鮮食玉米生產加工企業引進玉米漿、玉米粒等生產線,實現深度開發,逐步延伸拉長產業鏈條。同時,圍繞鮮食玉米產業,大力發展機械設備、專用肥料、產品包裝、冷鏈物流等相關輔助產業,壯大拓寬鮮食玉米輔助行業,把鮮食玉米產業發展成為綏化市獨具特色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