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走進鄉村看變化系列報道(31)
長山鎮:村美民富鎮宜居產業積蓄新動能
文/攝 潘成軍 特約記者 李磊 全媒體記者 孫曙光


新建的柵欄,藍白相間;村頭的荷塘,荷花盛放;稻田裡,已灌漿的稻穗泛著淺淺的金黃,象征著秋天收獲的希望……走進綏棱縣長山鎮四部村,這樣的景色映入眼簾。
長山鎮地處綏棱縣東南部、閣山腳下、諾敏河上游。在這裡,鎮路平坦,環境優美。長山鎮黨委書記趙鋒說,今年初以來,長山鎮緊緊圍繞縣委提出的『四四二』發展思路和『四個綏棱』建設目標,以『五個年建設』和『五個長山』為貫徹路徑和具體體現,紮實工作,砥礪奮進,較好地完成了既定目標任務。他說,在環境整治上,長山鎮堅持以民為本的美化環境理念,積極打造宜居鄉村,鎮黨政班子高度重視美化環境、改善環境工作,不斷強基礎、抓重點、建制度,有效推動人居環境提檔昇級,用綠化點綴人居環境,全力打造人居環境示范鎮。今年春季,全鎮共栽植串紅、掃帚梅等各類花卉73000棵10.6公裡,栽種紫葉稠李、王族海棠、雲杉等各類景觀樹8600棵,同時投資150萬元在劉新線幸福村路段打造總長度6800延長米的山樹山果旅游觀光帶;打造了四部村三間房屯綠色綠化屯。為進一步完善人居環境,長山鎮聚焦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侵蝕溝專項治理、黑臭水體攻堅整治、糞污收集點建設、垃圾分揀轉運等重點難點,高標准整治整改,確保生態修復和環境整治取得實效,建設了10個農藥瓶收集點,指定1輛流動收集車,全鎮累計收集農藥瓶15.75噸,農用廢棄塑料薄膜2.62噸,超額完成11.23噸,完成率257.3%;創新方法攻堅治理了32條侵蝕溝;科學規劃設置6個糞污收集點,投資70萬元使閣山村黑臭水體原址變身休閑廣場;一部村垃圾分揀站日處理垃圾15噸,承接全鎮垃圾分揀轉運任務。

人居環境如何關鍵在管理規范和典型引帶,為強化管理,規范村民行為,引帶村屯人居環境提昇,長山鎮將人居環境作為各村年終考核重要指標,制定了長山鎮村規民約,推動形成良好鄉風民風;紮實推進清廉農村建設,打造清廉林景觀,以清晰規范的管理制度和清正清明的發展環境促進人居環境持續鞏固提高,並在四部村三間房屯和幸福村大屯投入400萬元更換農戶室外柵欄25000延長米、修建U型槽硬質邊溝2200延長米,翻修屯內室外公園,配套新建1座涼亭,打造全鎮人居環境示范屯。
環境宜居變好,根源在發展。長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高健告訴記者,長山鎮黨政班子以能力作風建設年活動為契機,堅持招商引資立產業,積蓄發展動能。全鎮以爭取大產業,貼近大項目為主攻方向,結合走出去請進來的招商理念,力爭在產業項目建設上開花結果。他們通過赴江蘇省淮安、山東省青島、萊陽等地招商考察洽談,經過認真討論研究,決定以閣山村為投資主體,計劃總投資3000萬元,以發展冷凍玉米為主,兼顧做好大蔥、韭菜、大蒜等蔬菜種植基地,同山東萊陽蔬菜協會深度合作,共享銷售渠道,與青島斗元食品有限公司簽訂框架合作協議,打造集生產、加工、存儲、銷售於一體的高標准冷鏈食品加工產業園,目前項目選址和設計已完成,正在逐步推進中。同時,先後對接洽談、外出考察7次,最終實現同黑龍江龍悅包裝公司合作促成年產5000萬平方米瓦楞紙板(箱)項目落地綏棱園區。該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引進湖北京山2.5米智能瓦楞紙生產線及配套設備,打造了綏棱縣第一個智能化生產車間,成為濱北地區最大的包裝生產企業,項目建成後可實現上繳稅收40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50個,帶動全鎮258名脫貧戶增收,三年後釋放產能,年產值突破2.5億元,上繳利稅將突破1000萬元。高健說,在促進鄉村經濟發展上,長山鎮黨政班子不僅抓產業項目,還堅持現代農業提質效,促進富農增收。從抓結構調整、抓生產環節、抓園區示范、抓資源整合的角度入手,努力推動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他們按照穩水稻、增大豆的總體要求,調優種植結構,並提昇水稻品牌。今年全鎮域內三大作物種植面積32.13萬畝,其中大豆面積9.17萬畝,域內水稻18.95萬畝,玉米4.01萬畝。種植平貝20畝、西洋參240畝,十部村育苗大棚二次利用種植黃瓜籽2棟;借助24萬畝的水稻生產基地優勢,探索利用閣山水庫源頭水概念,推進整合全鎮水稻資源,統一申請長山鎮綠色食品標識,注冊長山大米品牌,提昇水稻精深加工附加值。同時,打造示范園區,在劉新線南北兩側打造高標准千畝水稻示范園區,十部村打造水稻良種培育科技示范園區500畝,與綏棱縣棱豐種業合作,引進新審定水稻品種龍粳3010、3013,作為良種培育示范基地;三部村打造水稻科技示范園區500畝,由種地大戶牽頭種植口感較好寒地稻花香品種通科66,探索試驗新品種,提昇科技品質。

鄉村振興,鎮村發展,最終的目的是提昇社會事業,增進民生福祉。趙鋒說,長山鎮黨政班子全心聚焦群眾關切問題,解民之所需,解民之所盼。為解決長山鎮南北區域距離較遠,群眾辦事不便的難題,在三吉臺區域建立了長山鎮第二辦公區(便民服務中心),打造出北部辦公中心,采用班子成員帶班制,雙套人員錯時辦公的方式,為北部村民辦理低保、醫保、農保、社保業務,形成業務交叉互補,有效滿足北部區域萬名群眾辦事需求,並在第二辦公區配套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以文化連廊為展示平臺,搭配文化宣傳標語景觀,放置休閑長椅,為群眾提供休閑健身區域。同時,投資530萬元在三吉臺區域鋪設黑色油渣路面3萬平方米;改造自來水管網12500延長米,確保農村飲水安全;建設鎮政府文體活動中心和三部村休閑文化廣場;新建室外旱廁166戶;組織鎮村乾部攻堅式、地毯式排查農村自建房11000戶,全面提昇路、水、房等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基礎保障能力。

趙鋒表示,長山鎮黨政班子將盡心竭力謀發展促振興,按照中央省市縣的要求,為長山鎮『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