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詩韻》漫評
沈清良
將明水縣這個『中華詩詞之鄉』放置在時空坐標中,以歷史的、現實的、未來的維度來考量,你就會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十足。豐盈的中華詩詞,是民族精神、時代精神的結晶,是流淌的文化基因,是人民群眾文化自信的靚麗名片。《明水詩韻》的出版,是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的繼承和弘揚,是明水人對待詩意生活的浪漫向往與追尋,同時它也喚醒了我們心底最親切最溫暖的一份文化記憶!
詩有高境,詞有深美。在綠色蔥蘢的北國夜晚,我捧起《明水詩韻》這部有114位作者、1700餘首作品的詩集,開始進入明水人的精神世界,領略詩意的明水,欣賞詩鄉色彩斑斕的廣闊天地,看到這座詩的大花園的萬紫千紅和異彩紛呈。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和這部詩集一起在放縱地奔流,去體味心靈撞擊時精神世界的愜意和滿足,這是對偉大時代的謳歌和對新生活的禮贊!這裡是詩筆隨心揮灑,在字詞裡跳躍,在時空中行走,觸處皆有詩情。人們吟古誦今,以詩言志,以詩抒情,詩詞文化已經融入百姓生活,成為明水人根植於骨子裡的信仰,詩花正在這片黑土地上絢爛綻放。這是明水人民追夢圓夢的奮斗史詩,這是贊美家鄉生活的繽紛畫卷,這是黑土詩壇的一道靚麗風景!
詩,是時代的濤聲。寫詩,就是寫時代,寫生活,寫命運。而對於明水來說,脫貧致富,就是時代的主題。久困於窮,冀於小康,是長期處於貧困狀態的明水人民追求的夢想。脫貧攻堅的聲聲號角,觸動了多少詩人的心靈世界,他們胸懷山海,眼有星辰,以詩言志,以詞達情,《明水詩韻》裡很多詩句抒發了奮斗成就夢想的壯志豪情。『精准扶貧士氣昂,攻堅戰役果輝煌。春秋入戶施良策,冬夏來村把計商。訂制園田強百姓,開發項目富村鄉。千屯萬戶脫貧日,國泰民安共小康。』(孫文海《精准扶貧有感》)而王雅香的長詩《扶貧日記》,記載了脫貧全靠惠民策,致富迎來幸福春的日日夜夜。『我的扶貧日記,記錄著鄉村的四季。寫過嚴冬的雪野,寫過初春的新綠。』 『我的扶貧日記,曾經那樣的懮郁。老弱病殘,家徒四璧,愁雲苦雨是日記的主題。』一頁頁日記,記載了戰勝貧困的艱辛和喜悅。詩中最後寫道:『我的扶貧日記,如今這樣欣喜,政策惠民,樂業安居。幸福家園日新月異。脫貧攻堅,一路有我,並肩同行,向著太陽出發,明媚就會走進我的日記。』走上小康路,農民喜脫貧。『牆圍樓廈高高造,院栽花草團團茂。樹藏鳥雀聲聲叫,棚關驢馬時時鬧。生活過去糟,光景當今俏,脫貧人笑查鈔票。』(裴玉生《塞鴻秋·樂脫貧》)脫貧路上,領導乾部奮斗在前。農民詩人喬世傑寫的累死在脫貧路上的《老支書》感人肺腑。『淚水濕透了路,為什麼奔向天堂呀?你捨不得也邁不動離別的腳步。村子在哭,村民在哭,一草一木都在哭,都在哭。風在喚,雨在呼,連天上的雲彩都卷曲著,不舒服。老支書帶出了多少富裕戶,老支書消除了多少貧困戶。誰對咱好,誰對咱孬,老百姓的秤上最有噸數。?牛屯的脖子缺項鏈喲,你走了,卻留下一顆閃光的珍珠。』正是這種人人都是奮斗者,個個都是追夢人的脫貧攻堅精神,在明水大地上充盈激蕩,全縣在2018年57個貧困村全部出列,脫貧摘帽奔小康的百年夢想終於成真!
家鄉,是歲月中最美的畫卷。沒有一位詩人不熱愛自己的家鄉,更沒有一位詩人不贊美自己的家鄉。因此,在《明水詩韻》中,也有很多贊美家鄉的詩篇。孫常鳳的《明水戀歌》,抒發了對家鄉的一片深情:『天鵝腹下有一塊碧毯,錦繡披彩裝,這就是明水啊,大雁的故鄉!新興崛起的工業園啊,滾滾財源似蜜淌。幢幢樓房披霞光啊,詩情畫意人間蕩。明水人生活如今變了樣,大雁展翅翔。』 『興安腳下有一塊良田,稻粟孕金黃,這就是明水啊,塞北的米糧倉!田野飄香稻谷黃啊,寒地黑土飄清香。生活編織著幸福景啊,日子如同青雲上。明水人如今生活變了樣,沃野翻金浪。』 『松嫩懷中有一塊草原,肥美蕩波浪,這就是明水啊,天然的放牧場!牧童小曲蕩天際啊,風吹草低見牛羊。小康路越拓越寬廣啊,流蜜的日子飄四方。明水人生活如今變了樣,幸福萬年長。』濕地、明水泉、山村、農家等也皆有佳詠。明水西部濕地是重要的生態屏障,極目遠眺,濕地千般旖旎。『白雲漫步領瓊風,和煦驕陽濡野明。蛙鼓喧天迎墨客,蝶群起舞演詩情。山花旖旎妝青甸,蒲葦葳蕤繡翠屏。飛鳥玲瓏旋嫩水,牛羊信步踏莎行。』(於薇《明水西部風光組詩之一》)作者從白雲漫步、和煦驕陽、蛙鼓喧天、蝶群起舞、山花旖旎、蒲葦葳蕤、飛鳥玲瓏、牛羊信步這些意象描寫濕地風光,恬靜自然,情景交融,美如畫卷。明水因有明水泉得名,明水泉被譽為神泉,成為明水的象征。『夢回神泉,走近了兒時的無懮。夢見了獐?野鹿棒子打,夢見了瓢舀的魚兒水裡游,夢見了泉水西坡收獲烏拉草,夢見了泉水東坡采摘黑黝黝。捧起那甘甜的神泉水啊,喝了一口又一口,還是喝不夠。』 『夢回神泉,趕上家鄉創業的好時候。昔日奶奶的茅草屋,如今已經變高樓。流淌千載的神泉水,如今產業開發變龍頭。這裡已發生了春天的故事,這裡匯聚著趕超的追求。啊!我看見了蓬萊的仙境,我看見了泉水的奔流,我看見了異軍的突起,我看見了大地的豐收。』(賈文成《夢回神泉》)在歌頌家鄉美景的詩篇中,有幾首描寫山村的詞、詩引人入勝,回味無窮。如『楊柳臨風散落花,晨光初露半天霞。一雙燕子築新家。亭下老翁雙對弈,池邊黃犬獨聽蛙。驚飛樹杪踏枝鴉。』(王立學《浣溪沙·山村新景》)這首詞一句一景,一句一個畫面,特別是『池邊黃犬獨聽蛙』這句,靈動鮮活,頗具意象,自成佳句。梅佔河的《小村傍晚》,將一幅農村風情畫推到了一個華美的境地。『小橋碧水柳枝長,童子牧歸趕太陽。黃犬遠迎誰是主,蛙鳴蟬唱燕同梁。』
在《明水詩韻》中,一首首詩作有一條鮮亮奪目的貫穿線,就是在現實主義生活的豐沃土壤中追求詩的花開和綻放。生活是詩歌創作的源泉,只有置身詩意的生活,捕捉生活的詩意,纔能寫出黑土地的新生活,新風景,新氣象,使人如沐春風,醉了心懷,成為生活的禮贊。《明水詩韻》中『昨天微信已約談,今早開車去縣玩。李靜面包前跑慢,王蘭小轎後跟蔫。公園景點多留念,寺院樓閣細論觀。飯店佳餚沒進酒,防抓醉架惹麻煩。』(田成發《十姐妹進城》)詩淡抹白描,清新自然,生動形象。跟農村十姐妹饒有情趣逛縣城不同,喬世傑的《這幫小媳婦》卻讓人忍俊不禁。『跳呀跳,跳呀跳,跳得太陽樂,跳得月亮笑。小屯子兒,離開了舞蹈都睡不著覺。』在詩人的眼中,明水的四季充滿了生活的詩情畫意。詩人揮動生花之筆,將四季之美傾情描繪。『桃花紅處李初白,杏雨隨風闖進懷。漫舞蝴蝶不避客,跌跌撞撞入詩來。』(柴仁東《春》)『綠樹環鄉,白水明塘,喚東風,瑩澈回腸。光芒萬束,收盡清涼。任蓼花舞,心花放,浪花揚。燕戲南梁,犬臥西牆。追榆蔭,背倚胡床。鵲穿翠袂,蛙噪紅妝。伴蝶尋芳,蜂尋夢,徑幽長。』(王紅玉《行香子·夏》)『解道秋深雁陣長,白雲堆雪遠天望。池中荷傘擎霜月,嶺上蒹葭縈日黃。收大豆,曬高粱,三春美景一秋藏。明川秀水應如是,颯颯金風綰艷陽』(穆君《鷓鴣天·秋》)『雪壓冬雲白絮飛,青松挺立傲寒梅。明垣布染冰封景,遍地悠然待雁歸。』(孫峰《冬》)種瓜的農家女仇曉霞過上小康生活後,追求精神上的富足,她拜師學詩在明水縣傳為佳話。她創作的《麻雀》頗為生動傳神,『老家賊』活靈活現的躍然紙上。『玲瓏小巧借檐居,寄宿人家膽自虛。仰羡雄鷹飛越過,賤名叫起總包屈。』詩詞潤澤了明水人生活的豐富多彩,人們不但以詩會友,以詞慶賀的文化新風日隆,而且涉及領域愈加寬廣。2009年,黑龍江省第一家縣級紅樓學會在明水成立,從此全縣興起了讀紅、研紅熱,有北方紅學第一縣之稱。隨之,詩詞創作中刮起了紅學旋風。《明水詩韻》中《研紅》(王景霞)、《詠〈紅樓夢〉十二金釵》(萬秀萍)、《十八行詩之詠〈紅樓夢〉金陵十二釵美麗的懮郁》(宋奎)、《題畫紅樓夢人物十二首》(常殿泉)等的研紅詩,在明水詩壇掀起了新的詩潮!
詩詞之鄉承萬世文脈,弄潮黑土傳神州華章。躬身火熱生活,唱響時代頌歌,我期待家鄉的詩人們勇立時代潮頭,胸中飽蘊詩情,心系桑梓,天地高遠,讓可愛的明水更多地跳動在詩的字裡行間,書寫出明水更加壯美的燦爛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