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喜
前一段時間,去了一趟重慶歌樂山。
去往歌樂山的途中,我思緒湧動,從小接受的愛國主義教育裡,總少不了『紅岩』這一篇,江姐、陳然、許雲峰這些革命先烈的光輝形象,至今還清晰地刻在我心底,沒有他們拋頭顱灑熱血,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曾經有人在網上列出一份清單——《一生中要去的地方》,我認為,作為一名中國人,一生中要去一趟歌樂山,好讓自己知道這一生要怎麼度過纔有意義。
下了車,向歌樂山深處走去,暗淡的天空下,細雨無聲地下著,空曠的山野裡,寂靜無聲,一陣冷風吹過,松濤陣陣,更顯肅穆。幾顆雨珠飄落在手中黃色和白色的菊花上,晶瑩剔透,是淚滴麼?
道旁有數株梅樹,姿態挺拔、傲骨錚錚,我的腦海裡響起一段旋律:『紅岩上紅梅開,千裡冰霜腳下踩。三九嚴寒何所懼,一片丹心向陽開……』
曾經在小學課本中認識了一位可愛、堅強、令人心疼的革命小戰士——小蘿卜頭,他和媽媽一起被關押在歌樂山腳下的白公館女牢中,女牢只有十平方米,陰暗潮濕,終年不見陽光,牢門口擱著一只馬桶,熏得人喘不過氣來。狹小的牢房裡,蒼蠅、蚊子、臭蟲、老鼠多不可數,肆意橫行。在這樣艱苦、惡劣的環境中,小蘿卜頭仍舊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用黃泥粉筆和草紙寫字、算數、畫畫。陳列館裡那本沈淀著歲月痕跡的作業本,使得無數參觀者在此駐足沈思、淚光晶瑩。一位年輕媽媽對身旁的孩子說:『今天的生活多麼幸福,能夠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學習知識,無懮無慮地成長,一定要好好珍惜呦!』
白公館後面是松林坡,著名抗日將領楊虎城將軍在此遇難。繼續前行,可望見那臭名昭著的『渣滓洞』,這裡曾關押過江姐、陳然等一大批革命者。獄中空氣渾濁、陰森潮濕、蟲鼠橫行、飯食粗劣,革命先烈們在嚴刑拷打下保持著頑強的意志,進行著堅決的斗爭。大規模的集體斗爭有獄中學習、春節聯歡會、獄中追悼會等,極大地鼓舞了革命者的斗爭精神和必勝信念,成為監獄史上的奇跡。
一隊小學生,由老師領著,沿著臺階靜靜地走上來,每個人都戴著紅領巾,每個人手中都拿著一朵小菊花,舉止莊重,表情專注地聽老師講解:『……在這座人間魔窟裡,江竹筠、陳然等一大批革命先烈,面對敵人,信念堅定、無所畏懼,無論威逼利誘,還是酷刑鐐銬,甚至血腥屠刀,都無法動搖他們對革命事業的忠誠信仰……』孩子們安靜地聽著,一雙雙大眼睛裡閃動著光澤,是對革命先烈回腸蕩氣、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的崇敬,是對中華兒女大義凜然、前赴後繼的民族精神的震撼,還是對共產黨人捨生取義、正氣浩然的犧牲精神的贊嘆?倘若九泉之下的先烈們看到這一幕,該有多麼欣慰啊!
然而遺憾的是,就在鮮艷的五星紅旗在天安門前冉冉昇起時,就在激揚的《義勇軍進行曲》震撼全世界時,歌樂山仰天長嘯,悲聲壯絕!被關押在『渣滓洞』裡的三百多名革命志士恨飲槍彈,倒在了黎明的前夜。
『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回眸松林坡下,步雲橋頭,渣滓洞中,白公館裡,豐碑巍峨,英靈永在,笑看這盛世繁華。
歷史已翻開了新的一頁,今天,我們緬懷先烈,不僅僅是懷念,更是革命精神的傳承。
今天,對共產黨員的考驗早已不是『老虎凳』『竹簽子』,而是能否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人民服務』落實在行動上,在公僕的崗位上勤政為民、廉潔奉公,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懈奮斗,為共產主義事業添磚加瓦。這些,都是對紅岩精神的繼承和弘揚,需要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前僕後繼、拼搏奉獻。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奮斗,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的答卷,是對革命先輩最好的紀念、尊重與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