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志龍
蓮,又稱芙蓉、菡萏、芰荷、凌波仙子、玉環、君子花、澤芝,十數種之多。生於污泥之中,卻開出潔淨清香之花。亭亭玉立,卓然於世。不蔓不枝,艷而不妖,素簡隨心。污泥,無法吞沒它堅定的理想;深水,無法折斷其向上的頑強意志。蓮,早就貼上了潔身自好的標簽,它是高潔偉岸的生動寫照。從古至今,頗得文人雅士推崇。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道:『質本潔來還潔去,強於污淖陷渠溝。』這些泳蓮詩句,無不彰顯作者追求廉潔品質的人格理想和高尚的人生境界。
蓮文化中,影響最深遠的當屬周敦頤的《愛蓮說》。他是著名的詞人、理學家,為官清廉。他愛蓮、敬蓮、學蓮,以蓮自比。他說:『予獨愛蓮之出污泥而不遠,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之心,喻己之志。字字句句,借蓮之表象傾訴自己廉潔之心。每讀一回,就是一次心靈洗滌之旅。他托物言志,以蓮喻廉,以蓮為鏡,寫出了他理想中的為官之德、為官之道,那就是『公生明,廉生威。』況鍾的『檢點行囊一擔輕,京華望去幾多程。停鞭盡憶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鄭板橋的『不燒鉛汞不逃禪,不愛烏紗不愛錢。但願清秋長夏日,江湖常放米家船。』
廉是做人之本,從政之基。做人,心中一朵蓮,無欲無求;做官,步步生蓮花,不貪不佔。丹青十二卷,卷卷留英名。東漢『一錢太守』劉寵,清廉朴素,仁愛惠民,而受到百姓愛戴。離任山陰縣時,百姓選幾位長者送百文錢與他,拒不受,長者流淚,劉寵盛情難卻,取下一文。出境時,把一文錢丟到河裡。百姓為了紀念他,在錢清江畔立有『一錢亭』『一錢太守廟』。可見人心一杆秤,公道在人心。就像於謙所說:『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閻閭話短長。』南宋抗金將領岳飛,精忠報國。他有一句名言:『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怕死,則天下太平。』皇帝賞賜的財物全部分給將士們,因此得到將士們的衷心擁護,金軍哀嘆『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他們都是清官典范,名垂青史。反觀一些貪官,則遺臭萬年。和珅富可敵國,到頭來落個抄家斬首下場。魏忠賢禍國殃民,將個人利益凌駕於國家人民之上,最終身敗名裂,他們貪得無厭,貪得一時,難保一世,終將被掃進歷史的垃圾堆中,成為反面教材,遭人唾棄。
劉金國,廉政公僕的典范。他一身正氣,兩袖清風,始終保持質朴本色,堅守廉潔底線。他擔任領導職務30多年,愛人卻是臨時工。他審批過20多萬個『農轉非』指標,可自己的38個親屬卻無一跳出農門。他調任副廳長,全部家當是半卡車的舊家具和黑白電視機,甚至有蜂窩煤、大白菜。廳裡分給他一套住房,需交4.6萬元的集資款,他卻拿不出,只好貸款。
蓮,花之君子;廉,人之君子。蓮之美,在於高潔;廉之美,在於正直。蓮之韻,韻味悠長;廉之境,意境深邃。以蓮為鏡,可以淡泊明志;以廉為尚,可以寧靜致遠。蓮,為人者不可以不學;廉,為官則不可以不察。觀蓮、品蓮、學蓮,以蓮為美,以蓮為人,以廉做人,以廉從政,既是個人高尚的精神追求,又是人民的熱烈期盼,更是事業興旺發達的必要條件。
觀蓮,觀的是中通外直的品相;賞蓮,賞的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品質;尚廉,尚的是廉潔乾淨。蓮守蓮心,香遠益清。黨員乾部們要眼中有蓮,心中刻廉。要守好清廉底線,廉潔奉公。乾乾淨淨做人,光明正大做事。一生如蓮,一世守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