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黨,是一個動詞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7-01 字體:

高玉霞
 

  在我的心裡,黨是火,是光,是旗幟,是一個個噴薄的動詞。

  火,火光閃爍,黑暗如晝,這讓我想起紅軍登老山界時的漫天火把。那是我兒時從課本上讀到的最壯觀的景象,『之』字形的火把,在高峻蔽日的山巔閃爍,從山腳一直遙遙山間,像永恆的天梯,像攀飛的巨龍,像浩瀚宇星的降臨。如果我是這裡的一員,那陡峭的山崖,那濡濕又難行的荊棘之路,該如何去垮越?

  我也清楚的記得,兒時學過課裡的那一句『我們要頂著天了!』更清楚地記得教室裡響起的那段朗朗的誦讀『天上閃爍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綴著的寶石,它跟我們這樣的接近!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樣矗立在面前——』

  是的,像星光在閃爍,像巨人在矗立,像波濤在澎湃!那一刻,當我望向胸前飄揚的紅領巾,當我舉起稚嫩的小手,向著一面旗幟宣誓,當我看著胸前那初昇的太陽,金黃的麥穗,我的內心是激動的!因為我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共青團員,但我只是為了那一枚金燦燦的徽章而高興,我不知道那麼深刻的含義,不明白那光芒閃耀背後一幕幕壯烈的故事與任重道遠的使命!

  《金色的魚鉤》這篇文章,我又怎能忘記呢?夜色彌漫的草地,瘦骨嶙峋的老班長,為了完成黨交給他的使命,想方設法釣魚,煮鮮魚野菜湯給三個病號吃,而他自己卻偷著嚼著菜根,吃著剩魚骨,最後老班長永遠長眠在茫無邊際的草地裡!多少年了,當我再給孩子們讀這篇文章時,不知不覺間,聲音哽咽,淚水汪汪,抬起頭,纔發現臺下的孩子們也早已哭成了淚人兒。

  那一刻,孩子們的內心是感動的,我的內心是欣慰的。也許她們也正如兒時的我一般,不明白使命是什麼。但是,這閃爍的淚光,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光芒呢?這光芒雖微小卻壯闊,是浩瀚的星河,是滾燙的烈焰,是千秋萬代,生生不息的傳承與綿延!祖國的繁榮昌盛,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而無數的革命先烈又恰恰是普普通通的血肉之軀,是千千萬萬中華兒女的一員!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他們沒有蓋世武功,沒有法力無邊,不能移山倒海,稍動意念即可地動山搖;他們不會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即可攪動一方。

  一個個皆為血肉之軀,一個個人皆為尋常兒女,一個個皆為尋常父母,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從嘉興南湖的游船,那一泊小小的船艙裡迸射出的光束,一直驚醒了五千年黑暗的時光!那一驚,是沈睡的巨龍發出的不屈的龍吟,就此,打地主,打土豪,分田地,反封建主義,反帝國主義,用正義的利劍劈開一切黑暗!他們沒有方天畫戟,沒有筋斗雲,七十二變,沒有風火輪,上天入地,日行萬裡,可是二萬五千裡長征,380餘次戰斗,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的壯舉!

  黨,是氣壯山河,逶迤澎湃,意境雄渾,驚天地泣鬼神的動詞,多少艱險,多少曲折,多少悲壯,譜寫了一曲曲氣勢磅礡的壯歌!歷史不會忘記,人民不會忘記,祖國不會忘記!這終將化作一面面鮮紅的旗幟,永遠在世界的東方飄揚!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