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蟹肥稻更香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7-15 字體:

李銘揚
 

  水稻田裡養螃蟹,稻田為螃蟹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而螃蟹則變身為水稻松土施肥的『服務員』,二者相伴共生、相互給養。在蘭西縣蘭河鄉紅旗村,這種稻蟹共生的綠色種植新模式,使水稻種植戶可以實現一塊稻田兩項收益。

  走進紅旗村紅旗裡屯的千畝稻蟹種植基地,綠油油的稻田一望無邊,稻苗郁郁青青長勢旺盛,看似平平無奇的水稻田裡,扒開稻苗看去,一群群稻蟹苗正在水田裡暢游,演繹出一幅稻蟹和諧共生的生態景象。

  這處基地由村裡三十多戶水稻種植戶聯合創建,種植大戶鄭旭濤就是其中之一。他告訴筆者,今年,鄉裡多次開展稻蟹共養技術專題講座,幫助村民現場算好經濟收入賬。這種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的稻蟹種植模式,可以讓水田產出雙倍的效益。這樣的宣傳讓水稻種植戶們活了心思,增強了種植蟹稻的信心。

  『去年聽說我們鄉的紅衛村有種蟹稻的,收益很好,今年鄉政府大力扶持,政策待遇也很好,所以今年我們家也決定種了45畝蟹稻,如果收益好的話,明年還要多種些。』紅旗村水稻種植戶鄭旭濤說。

  近年來,蘭河鄉始終積極引導農戶改變單一的種植模式和結構,大力推廣稻蟹一地多養的共贏模式,在增加水稻產量和品質的同時,不斷提昇稻田利用率和附加值,讓黑土地上蟹肥稻更香。

  『今年,我們在紅旗村種植了蟹稻1000畝,並聘請了有經驗的種植戶為百姓開展了2期專題講座,為推進全鄉蟹稻種植積累經驗,還無償為種植戶提供了圍擋和7000斤蟹苗。投放蟹苗當天就預訂出3000斤大米,每斤價格比普通種植大米高出30%,每畝增收500元,每畝可產出成蟹30斤,增收700元,兩項合計畝增收1200元。預計明年將擴大蟹稻種植面積3000畝。』副鄉長陳立柱說。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