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保安村:讓群眾共享鄉村振興紅利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7-13 字體:

杜磊 特約記者 段洪偉 全媒體記者 陳驍
 

  炎炎夏日,走進青岡縣民政鎮保安村,道路兩旁的榆葉梅、金葉榆枝條密集,樹冠豐滿,綠意盎然;家家戶戶門前的排水溝、柵欄整齊筆直,柵欄上鑲嵌著紅色的五角星,熠熠生輝;國旗在廣場上迎風飄揚,每到夜晚,大爺大媽們在國旗下唱著歌跳著舞,一幅美麗鄉村畫卷徐徐展開。

  近年來,保安村以黨建為統領,不斷推進鄰裡相處融洽、乾群關系和諧、村莊環境優美、村民生活幸福的新農村建設,著力提昇村民獲得感、幸福感,全面推進革命老區鄉村振興。保安村也一躍成為全縣富裕村,先後榮獲省級文明村、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文明村標兵等榮譽稱號。

發展經濟村集體經濟『富起來』

  鄉村的美不只是外在美,更要美在發展。

  保安村圍繞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提出了『以農為主,多措並舉,共同發展』的工作思路。2021年,保安村依托村資產資源、項目分紅,以及勞務公司經營,實現村集體收入70餘萬元。

  據保安村黨總支書記劉國介紹,村裡有2萬多畝土地,過去以種植玉米為主,收益一直上不去。經過村裡商定後,一致同意發展綠色有機糧食種植項目。2013年,經與萬德福黏玉米種植專業合作社簽訂訂單,每年種植黏玉米都在1000畝以上,帶動農戶60多戶,每畝可增收300元左右。

  『無工不富,無商不活,農村的發展,單一的農業收入難以實現經濟的跨越發展。』保安村以黑土地的資源優勢為依托招商引資,讓黑土地長出『鐵杆莊稼』。2014年至今先後引進了3000萬元的省旅游產業示范基地通肯河農家樂園項目、1000萬元的玉米烘乾項目、400萬元的苯板加工項目落地保安村,務工的農民人均增收達到了3250元,村集體年實現增收11萬元。

  同時,保安村還通過調整種植結構、旱改水、發展畜牧業等項目,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讓村民享受鄉村振興帶來的紅利。『我們離村集體和村民都富裕的目標越來越近了!』劉國激動地說。

黨員引領群眾兜裡頭『鼓起來』

  治村如治家,村級班子和基層黨員示范帶頭尤為重要。

  為了充分發揮農村黨員在鄉村振興中的帶動引領作用,保安村將28名黨員劃分到16個責任區,共包聯群眾450戶,並將公示牌統一懸掛在黨員責任人家門前,切實增強黨員責任感和使命感。

  『以前家裡條件不好就外出打工,幾年攢下了點錢,也摸清點門路。這兩年村裡的老少爺們兒都願意跟我出去打工,我也就帶著大家一起掙錢了。』黨員張偉,便是村上遠近聞名的外出務工致富帶頭人,在他的帶領下,已累計數百名本村和鄰村的村民前往新疆、吉林等地務工,人均年增收6萬元以上。

  村裡還有許許多多像張偉一樣的黨員致富帶頭人。養殖帶頭人黨員齊曉霖,經營的養雞場養殖蛋雞5000只,年可收入20萬左右,在他的帶動下,村裡10餘戶村民跟他一起養雞,收益可觀;黨員張景錄,2018年成立了景錄種植專業合作社,以平均每畝高出50元的價格,流轉土地2600畝,涉及農戶78戶,用於種植黏玉米和大豆,僅流轉土地和僱傭勞動力兩項,就能幫助農民每年增收1500元左右。

提昇村貌村民小日子『美起來』

  為了給村民提供更加優越的生活環境,保安村黨總支書記劉國帶領村乾部多次到上級單位爭取資金,用於村子的硬化亮化美化工程。在劉國和村乾部不懈努力下,保安村累計硬化村屯道路48公裡,全村道路硬化率達100%,實現了村屯道路條條硬化、全程貫通,並安裝路燈317盞,8個自然屯全部實現亮化。

  同時,保安村還多方籌資,建成了總佔地面積5500平方米、建築面積720平方米的集休閑娛樂、便民服務、村級辦公為一體的全縣首批農村社區服務中心。並不斷整合服務資源,設置與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民政、勞動、社保、計生、民事調解等9大類12個服務事項,全部集中到辦事服務平臺,同步還推行公休日預約服務、志願服務、微博服務等便民利民特色服務,實現了村民『小事代辦不出村,一般審批不出村,農技服務不出村,小病醫療不出村,一般矛盾調解不出村』。

  作為省級革命老區,保安村還深入挖掘抗聯時期的革命事跡,建設面積120平方米的青岡縣革命老區紀念館,累計接待黨員乾部群眾1500人次,並通過鎮視頻號轉發,讓更多人『雲參觀』革命老區紀念館,進一步發揮革命老區紀念館紅色教育基地作用,傳承和發揚革命老區精神。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