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修補幸福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6-20 字體:

王優
 

  老街上有對夫婦,丈夫一米七,輪廓立體,開口嘰裡呱啦,外號』啞巴』。妻子耳聰目明,能說會道,腿一長一短,人稱『瘸子』。

  十多年前,剛到小鎮,人生地不熟。有天走在街上,腿一歪,高跟鞋陷進青石板的縫隙裡,折了。趿拉著掉跟的鞋,進退維谷,窘然無措,不知哪裡有修鞋的攤。

  『鞋跟掉了哇,找啞巴嘛!』旁邊奶茶店的老板順手一指。小巷橫街進去,十來米處,有個小小的修補攤。『啞巴手藝好,分分鍾的事。』老板說。

  顛簸著走過去。見一年輕男子,正在給一雙新鞋換上橡膠垛。這我知道,新買的鞋,有的垛子太硬,走起路來哆哆哆,聲音忒響。拔去垛子,換一個厚實的橡膠垛,消聲又有彈性,環保舒適。

  他抬眼看到我,立馬停下手中的活,從屋裡掇一只凳子,拿出一雙拖鞋,努努嘴,示意我坐下,並立即著手處理我的鞋。用抹布擦去斷根處的灰塵,打磨,涂膠,粘貼,摁壓,再楔入幾顆釘子,一一捶瓷實了。又指指磨鈄的跟,拿出一個新的來,看看跟,看看我。『都換掉吧』,我說。修好之後,穿在腳上,舒舒服服,穩穩當當。

  整個過程,他沒說一句話,惟聞釘子錘子機子的聲音。陽光照在小巷裡,空氣中漂浮著橡膠皮具機油鞋子的味道,一切陳舊而靜謐。

  慢慢熟悉了,方知奶茶店老板所言非虛。

  『啞巴』修鞋修傘修自行車,開門開鎖配鑰匙。新鞋舊鞋,掌個鞋釘個跟,補個膠紮個線,即使大修大補,真的是分分鍾修補一新。修傘修車配鑰匙,更是他的拿手好戲。技術好,動作快,態度謙和,價低合理,整條街上,就數他生意最好。人人都說他眼睛尖,腦子靈,手腳快,一看就會,一學就精。從未拜師學藝,完全自學成纔。『如果啞巴不啞,那不得了!』一提起啞巴,男人女人,老的少的,但凡知道的,沒有誰不真心佩服。『他配的鑰匙就是好用。』『開個修理攤,養活一大家子人,還買房。嘖嘖!』『別看他啞——有幾個能趕得上他。』『有技術,不拿大。對老婆好,對兒子好。』一傳十,十傳百,遠遠近近,但凡需要修修補補的,心裡想著的總是去啞巴那兒。

  啞巴三十多歲的年紀,啞而微有聽力。顧客一來,交出手中物件,說出自己的要求。他點頭一笑,拿起工具,叮叮當當,三下五除二,哦,好了。顧客拿在手裡,左看右看,橫看豎看,嗯,又稱心又如意。『多少錢呢?』顧客問。啞巴伸出手指比劃著,三塊兩塊,收錢找錢,數目清楚,動作麻利。

  有些時候,事件比較棘手,溝通便沒有這樣順利。啞巴拿了物件在手裡翻過來翻過去地看,嘰裡呱啦一大通,顧客一頭霧水,不知道他在說什麼,一時僵住。這時候,他瘸腿的妻走出來,充當起翻譯官來,把啞巴的意思說給顧客聽,把顧客的要求比給啞巴看。哦。原來如此。在她的翻譯比劃下,事情很快圓滿解決。

  有一次去修鞋,見夫妻二人在屋子裡收拾貨架上的東西。他們一邊做事一邊交流,哇哇哇,嗯嗯嗯,有說有笑,沒有一點障礙,比普通的夫妻更多了一份發自內心的滿足。他的嘰裡呱啦,她都懂;她說的,他似乎都聽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瘸腿的妻為啞巴生了兩個兒子,齊齊全全,健健康康。老大上初中了,成績優秀;老二上幼兒園,活潑可愛。陽光很好的日子,他們一家四口騎自行車。啞巴載著他瘸腿的妻,弟弟坐在哥哥的後座上。他們在步道上追逐,飛馳,拋下一串串脆生生的笑聲。

  啞巴夫妻從不吵架,他做手藝,她做家務,她是他的嘴,他是她的腿,取長補短,合二為一。更多時候,他們用眼睛交流,用神態交流。在有聲與無聲的世界裡,在有情與無情的塵世間,他們相互憐惜,相互懂得,互幫互襯,相攜相依,日子平淡而充實,內心簡單而安靜。街坊鄰居都說,啞巴好福氣,瘸子好福氣,兩口子恩恩愛愛,一家子和和美美。修修補補,修來了一世的幸福。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