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2月17日訊 ( 胡雪瑩 付京狄 ) 近日,望奎縣農業農村局組織縣內有機肥生產企業、畜禽規模養殖場、種植大戶到火箭鎮現場觀摩綠色種養循環模式,探索『糞肥還田』新路子,進一步減少化肥使用量,提昇耕地質量,加快推進全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高質量發展。
去年望奎縣被評為全國首批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縣,為進一步提高全縣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水平,望奎縣計劃實施糞肥還田面積10萬畝,建立2000畝試點示范區1處,建立肥效監測點20個。
望奎縣農業農村局畜牧獸醫股股長那洪濤介紹,按照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縣項目要求,這個縣采取遴選方式確定了縣域內具備糞便收集、處理、施用能力的5家第三方市場主體開展了畜禽糞肥還田業務。目前,已累計投入各類大型農業機械車輛30餘臺,施用糞肥12萬立方米,還田面積7.5萬畝。今年將在政策的支持下,充分發揮農村已建設的村屯糞污集中收集設施作用,利用專業化服務主體,探索形成養殖場戶、服務組織和種植主體緊密銜接,可復制、可推廣的運行機制和服務模式,加快推動望奎縣綠色種養循環農業大發展、快發展。
畜禽糞污最好的處理方式是還田,有足夠的土地處理糞污,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處理成本,同時也可以改良土壤,綠色種養。種養結合、糞便還田是糞污資源化利用的根本出路,是破解農業面源污染難題、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龍薯現代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理事長常庚國介紹,聯社共收集本村及鄰村散養戶畜禽糞便8萬立方米,在農業主管部門指導下,采用好氧發酵技術,利用畜禽糞便+農作物秸稈按照比例進行攪拌,添加腐熟劑後進行堆漚生產有機肥料,經檢測合格後進行糞肥還田。在借助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政策支持下,聯社共出動大型鉤機3臺、鏟車5臺、拋肥車輛4臺,歷時1個月的時間共完成糞肥還田面積4萬畝,施用糞肥6萬立方米。施用後的大田有機質含量明顯提昇,作物的長勢和產量明顯提高。『嘗到甜頭,我們將繼續發揮聯社土地集中和機器設備優勢,加大糞便收集、處理、施用能力,為今年秋季糞肥還田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