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淑芬
『我能有今天的成績,這多虧了你們的支持,多虧了育林鄉婦聯做後盾,是你們大力扶持我養豬,纔能還完外債並擴大養殖規模。』1月17日早,田穎拉著明水縣育林鄉婦女主席王士英的手,久久不願放開,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田穎是明水縣育林鄉示范村的農民,今年41歲。她現在是育林鄉遠近聞名的養豬能手,並以此帶動了周邊村屯的婦女和她一起創業。
2012年的一天,在外打工的田穎突然接到老家婆婆的電話:『你爸不行了,你們快點兒回來吧……』等他們到家後,老父親卻因腦出血,搶救無效而離世,留下幾十萬元的外債和剛蓋好的一棟豬捨。
兩口子決定回家照顧老媽並替父還債。就這樣她和愛人張玉波一起帶著兩個孩子回到了老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們一沒養豬經驗,二沒資金周轉。身邊親戚和朋友的錢,在他們沒回來之前,老父親能借的就已經全都借到了。
禍不單行。剛開始養豬時,豬一得病就是一窩。田穎也看不出來病因,而且病豬是說死就死,夫妻倆只能是開著四輪車運出掩埋。豬都上百斤了,心疼啊。眼看著豬有病也不會治,田穎沒少流淚。好學而又不肯服輸的她就買書看書,又學著給豬解剖,再拿給獸醫看。就這樣一點點地去積累經驗。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養豬事業有了一點起色後,田穎先把外債還了。育林鄉婦女主任王士英找到田穎說:『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你們還完外債後,還可以擴大規模。多養多賺!』
在王士英的鼓勵和支持下,田穎說乾就乾,又蓋起來兩棟900多平方米的豬圈,養了80多頭母豬,繁育出仔豬800頭左右,育肥豬600頭,年出欄大約1200頭。並從哈市新引進一批好品種的母豬,飼料是從哈市飼料廠直接進貨,減少中間環節,節省了不少費用。
田穎自己富了沒忘了眾鄉親,現在有不少姐妹和她一起養豬賺錢,她進飼料的時候,還捎帶著全村的十幾戶,不僅如此,她還無償幫助附近的養殖戶解決了不少資金技術上的困難,是育林鄉巾幗創業帶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