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半山品茶

來源:綏化日報 2021-10-18 字體:

暮小棲

  世間萬物,皆有所養。草木發於幽野,澤雨露而青翠欲滴;身心居於茶室,飲一杯便得滋養。常喜歡和三五知己圍坐一起,泡上一壺鐵觀音,悠閑地談古論今,陸羽、蘇軾常是繞不開的話題,窗外的一陣風、一片雲、一朵花、一株草也仿佛端坐身旁圍觀。

  尤愛在雨天,聽幾個古朴的杯子交響,三五友人談心論道,似是七賢游於竹林,皆以茶人身份自居而樂。

  除卻凡塵帶來的疲憊,徜徉在茶的天地間,那份禪茶給予心靈的透徹,三五知己交談甚歡的靈魂的足音,與放浪形骸自由追隨讓身心灌以清泉、流水。站於山地草木間,那難以望眼欲穿的竹林、山地,似行雲如水的琴音閑散開來。

  當木雕的閣樓撒下清晨第一縷日光,我知道手中的杯盞已經染上了被時光曬軟的心情,該研磨寫字,低頭讀書了。

  映入眼簾的是鄭板橋的《墨竹》:『茅屋一間,新篁數竿,雪白紙窗,微浸綠色。此時獨坐其中,一盞雨前茶,一方端硯石,一張宣州紙,幾筆折枝花,朋友來至,風聲竹響,愈喧愈靜,家僮掃地,侍女焚香,往來竹陰中,清光映於面上,絕可憐愛,何必十二金釵,梨園百輩,須置此身心於清風靜響中也。』

  一張宣紙,一味門道,清時有味,閑時有友,梨園百輩,烹茶戲墨,如此閑寄浮生,倒也如了板橋先生的『竹石氣質』。

  時逢秋日,山中綠如蔭,窗外雨連珠。約友進山,路途下起小雨。正苦惱山路易滑,友人見之,言:『不如就地而坐,一場秋雨一杯茶,半山聽雨正相歡,多好的一場雨啊!』不覺為友人且陶陶、樂盡天真的雅興和胸懷所折服。『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我隨即說道。

  壘一石頭小灶,席地而坐,當一芽嫩葉,遇見山中第一顆露水,好像潺潺不絕的溪水旁王維在歌唱『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坐在半山坡上,與友談及蔣捷《虞美人·聽雨》一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靜靜地聽雨,不去想紛繁的往事,任雨濕了青衫,落紅了花香,疊翠了竹林。豁然間,這不安的心,也慢慢隨著雨落沈淀了下來。

  心無塵翳,花身雨下,一杯清茶,歷經涂炭,終悟得人生不必嘈嘈如急雨,自性清淨,從容行事就好。

  春天!春風鑽進白居易的詩裡,『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星星之火,有了春風吹拂,便可有燎原之勢。她也在朱熹的《春日》裡,『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夏天!風兒輕輕地來到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靜謐的夏夜,月兒悄悄離開了樹梢,都驚動了小鳥。更別提微微吹動的清風,夏蟬又被風兒撓癢癢了,吟唱起歌謠。秋天!秋風蕭瑟,一片寂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的《無題》裡,秋風寄情,涼涼悲傷,令人感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風聲低吟,情亦徘徊!秋風在『詩人皇帝』李煜《虞美人》的傷嘆中,『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此情此景,是感受李煜對民眾的涼薄,還是驚嘆他的詩意天縱呢?冬天!東風凜冽,吹入愛國詩人陸游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即便寒風刺骨,可是作為愛國的陸游,夢裡仍舊有著一個征戰為國的夢。

  風穿越時光,撥動歷史的琴弦,展開文化的卷軸,吟誦傳統的教化。孔傳:『明其為善,病其為惡;立其善風,揚其善聲。』善風當立之於社會,教化萬民。『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明朝東林黨領袖顧憲成便提倡民眾,自然界的聲音要吸收,也要關心時事,要為國准備乾一番事業。麥家的《風聲》,小說橫空出世,拍成同名電影,開啟中國諜戰元年。抗日戰爭時期,先輩們戰斗在敵人內部的艱險,如同風聲一般,刺骨,驚醒後人!

  翻開書籍的浩瀚之海,吟誦一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時光的無垠裡,且聽風吟,靜待花開。


編輯:桑勝東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