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蓮藕出水一身白

來源:綏化日報 2021-10-11 字體:

顏克存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農人走進荷塘開始挖蓮藕的日子。民間有句諺語說:『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秋天的餐桌上,最美味的時蔬當為蓮藕莫屬。

  在我的故鄉,有這樣一個謎語:『身體白又胖,常在水中藏,渾身是蜂窩,生熟都能嘗。』說的就是蓮藕。『秋雨收夏荷葉殘,進塘采藕正當時。冰霜染蓮葉落田,白藕出水猶未遲』。蓮藕自秋天成熟開始采挖,時間一直可以持續到春節前後,而這期間,深埋在水下泥土中的蓮藕也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呈現出不同口味。秋天的蓮藕外鮮裡脆,食之清甜爽口,鮮香解膩,到了冬天,則更加粉嫩軟糯,煲湯清燉,味甘香醇,入得口來,松軟粉滑,湯鮮味美,讓人口饞難耐,頓頓吃也不會覺得膩,每次都有大快朵頤之感。

  蓮藕生於水中淤泥之下,采挖不是一件易事,是個十分辛苦的技術活兒。挖蓮藕,一把鐵鍬就是全部工具,有准備的穿一身防水褲,沒條件的挽起褲腿直接下田,在秋天,『秋老虎』直曬脊梁骨,悶熱難受,有時候還免不了會被蚊蟲叮咬,尤其是入冬之後,如果遇上藕田裡有水,那水就更加冰涼了,寒風中挖藕的人雙腿浸泡在水裡,凍得瑟瑟發抖,連牙齒都會打哆嗦。因此,『夏天入火鍋,冬天進冷庫』就是挖藕的真實寫照。

  在藕田裡,挖藕人一般都是憑著經驗開始乾活兒,不會盲目開挖。他們先看哪裡有蓮葉,再看莖稈是否密集,最後看藕稈上刺的多少,在他們眼裡,蓮葉是地標,莖稈是經緯,刺少的有藕白又胖,刺多的無藕。確定了目標,掄起鐵鍬先除去表層的松軟泥土,待露出藕的根莖,再順著根莖往下挖,一鏟鏟把底層的硬泥翻倒於四周,不僅可以防止藕田裡未乾的水倒灌,還能阻擋爛泥的湧入,直到藕莖越變越粗,顏色漸漸發白,就說明已經有藕了,這也提醒挖藕人該小心謹慎了,以免把藕挖破、挖殘、挖斷,藕一旦挖破了相,不僅賣不出個好價錢,田裡的爛泥糊糊還會灌進藕的孔洞裡,難以清洗乾淨不說,儲存時間一長,它就會導致整個蓮藕腐爛。為了避免或減少藕破相的事情發生,當挖藕人發現有內外交錯、上下重疊的窩藕出現時,他們都會毫不猶豫地扔掉手裡的鐵鍬,直接用手指摳泥,一節一節小心翼翼地把整個藕全都挖出來,然後抱上岸,清水一洗,白白胖胖的,看得滿臉開心,滿心幸福。

  蓮藕出水一身白,『出淤泥而不染』,色白如雪,端上餐桌,生吃清涼脆嫩,甘甜可口,色香味俱佳,再者就是切片炒食、面糊糊灌藕油炸、剁塊兒煲湯燉排骨,味味都鮮美,味味都是人間至味。食之品之,蔬之極品也!


編輯:桑勝東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