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有風 心中有道
姜岩義的『拳』意人生
文/攝 全媒體記者 楊光 李卓遠

秋日清晨,微風送涼。早晨6點,當許多人還在床上半夢半醒時,綏化市區擁軍廣場上已悄然聚起了一支『太極隊伍』。數十人一起屈腿、沈肩,在教練姜岩義的帶領下,起勢似推窗見月,身動則如行雲流水、衣袖生風,大家形散意連,仿若一幅泛著紙香的水墨長卷。打拳、傳授學員經驗……這樣的場景,是73歲的姜岩義每天最平凡的日常,也是他『拳』意人生中的基本狀態。
緣起武俠 問道太極
就像許多男孩子一樣,姜岩義從小就有個『武俠夢』,想著自己能像武俠片中的大俠一樣,飛檐走壁、行俠仗義。在小學六年級時,一個契機,讓他在同學爺爺的教授下接觸武術。初中時,又在體育老師帶領下學習了一段時間的少林長拳。2002年,姜岩義開始學習太極拳,他訪名山、拜名師,先後學習了40式、42式、48式、88式太極拳及太極劍等傳統和國家推廣的套路12套。2016年,64歲的姜岩義正式拜永年楊露禪太極拳學院院長、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韓清民為師,成為楊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
也許是因為童年的『武俠夢』,也許是被太極拳的獨特魅力所吸引,多年來,姜岩義身體力行地詮釋著太極拳,太極拳的一招一式也深深地刻進了他的心裡。多年的學習他從未覺得苦,在他看來,雖然不能成為少時夢想中的俠客,但太極拳的一呼一吸、一動一靜之間,皆是智慧。漸漸地,通過不斷地努力學習和比賽,2013年,他因拳法精湛被綏化市老年大學聘為太極拳教練,開啟了十幾年的教學生涯。
心火不熄 熱愛長明
『沒有熱愛的堅持苦不堪言,沒有堅持的熱愛如紙上談兵。』因為一腔的熱愛,姜岩義在太極拳的練習路上從未停歇。清早起床打拳、白天教授學員們繼續打拳、晚上看書學習新的招式動作……每一天,他在太極拳上花費的時間約8~10個小時。『總有朋友問我,為什麼你的拳法總是精進得那麼快呢?我想說,正是因為熱愛,因為我日復一日不間斷地練習,纔能有如此收獲。』姜岩義笑著說,眼裡閃爍著光芒。
這些年來,通過努力與堅持,姜岩義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頭銜: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術段位制楊式太極拳六段、中國武術段位制陳式太極拳六段、中國武術段位制指導員、中國武術段位制考評員、黑龍江省太極拳協會理事、省太極拳高級教練員、省太極拳高級裁判員、綏化市武術運動聯合會副主席、綏化市武聯太極拳分會主席、綏化市老年保鍵協會太極拳分會主席……在比賽中,他也斬獲了一次又一次的勝利。2012年至今,他先後在全省首屆老年人體育健身交流大會太極拳(劍)比賽上,榮獲武當太極劍第一名;在全省第三屆太極拳錦標賽上,榮獲武當太極劍、傳統楊氏太極拳、傳統楊氏太極刀三項一等獎(三項第二名);在全省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太極拳錦標賽上獲得傳統楊氏太極拳第一名、武當太極劍第一名、傳統楊氏太極刀第二名;2018年獲得全省第五屆太極拳錦標賽老年組陳氏太極扇第一名……
『我只是個步行者,自學武開始,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也將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下去。』面對這長長的頭銜與優異的賽績,姜岩義這樣說。
師澤如光 微以致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鍛煉身體的重要性,選擇走進太極拳的課堂,跟著姜岩義學習的學員也多了起來。自從任教以來,他上的課超過上萬次,巔峰時期,甚至有過一天14節課的時候。有的學員跟著他學習了八九年,仍舊不願離開,繼續在班上上課。
班上曾有一名學員做過胃癌手術,一開始上課時,連20分鍾都站不住,在姜岩義的鼓勵下,通過不斷的鍛煉學習,現在已經輕松能打一個多小時的太極拳。『太極拳是中國傳統內家武術的代表,承載著數千年東方哲學的智慧結晶。通過學習太極拳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更能夠修養身心,感悟生命的哲理。』姜岩義說。
來到綏化市老年大學,走進姜岩義的教學課堂,他總是耐心為學員們一一講細、講透,每一次昇降、開合、吞吐和舒展等動作,甚至是親自指導,確保每一名學員都能掌握要領。
有一次,班裡來了一位農村學員,在課堂上學習進度慢,掌握不了要領。姜岩義了解情況後,鼓勵說:『暫時的學不會沒關系,只要勤加練習,總會有所收獲。』於是,每天早上上課前半小時,姜岩義都會『加班』帶領這位學員練習,手把手地幫助他掌握方法。
為了方便更多的人了解、學習太極拳,近年來,姜岩義每年都會在6月份開展為期一個月的公益課堂,為大家講解太極拳的知識。每次開課,都可以用『爆滿』來形容。
『姜老師是有大義的人,他不僅在太極拳事業上有「俠骨」,在有困難的學員面前同樣有「柔情」,在他的幫助下,許多學員的太極拳「功力」都有所增長。』他的一位弟子說。
在姜岩義的帶領下,學員們也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先後有98人獲得國家及省級武術、太極拳各項資格證書。其中獲得國家二級社會體育指導員36人,中國武術段位制六段3人、五段2人、四段6人、三段4人、一段11人;段位制指導員4人、考評員4人,國家武術一級裁判員2人,國家武術二級裁判員6人,省一級教練員7人,省二級教練員6人,省三級教練員11人;多人參加省、市武術、太極拳比賽,共獲得一等獎21人次、二等獎35人次,三等獎52人次。在市區的碧桂園小區、西湖公園、人民廣場和綏化學院、五環體育場等地的多個太極拳輔導站,都有他的學生擔任站長或輔導員。一摞摞的獲獎證書,一個個優異的成績,是學生們刻苦學習的結果,也是姜岩義教學生涯裡最美的勛章。
『正如太極中的陰陽之道一樣,太極教會了我用辯證的思維思考問題,教會我與人溝通的技巧,也教會了我為人處世之道。』姜岩義說。
在姜岩義熱愛了一輩子的太極事業裡,他『拳』釋著初心,在當今的『快』時代裡,修煉成為了一個『慢』高手。他練的是拳,修的是心。指尖有風,心中有道,這便是姜岩義的『拳』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