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綜合

百興村:游園會裡藏著美麗鄉村的活力密碼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8-21 字體:

高原

 

  聽聞海倫市聯發鎮百興村召開『好運蓮蓮,荷韻百興』游園會(暨短視頻攝影大賽),便約了朋友,懷著極大的好奇心驅車前往。

  北方的七月正值盛夏,城外原野上,已被季節潑墨點染成豐饒的畫卷,色彩斑斕,浩瀚無垠。該村離縣城約50公裡,一路望去玉米地挺立如林,肥厚寬闊的葉片,層層疊疊;玉米棒已經開始抽穗,那些細密的黃須在風中搖曳,像是青紗帳評書演義的某章某節,為行人增添了神秘的想象。

  偶爾可見田間地頭,有農人們忙碌的身影,他們頂著炎炎烈日,在稻田或瓜地裡鋤草、打藥。看稻浪隨風起伏,小香瓜漸漸長大,他們古銅色面孔上漾開了甜甜的笑意。

  到了百興村,村頭赫然矗立一道牌坊與宣傳欄。牌坊的上聯『燕隊鵝群,蜂聲蛙鼓,百年古堡迎仙客』,下聯為:『松濤柳浪,稻海豆山,萬畝桑園醉太平』。該村不僅是全國新農村建設文明村,也是全國生態文化村。走入村中,我被一幅幅景色秀美、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優美畫卷所震撼。村道是筆直寬敞的水泥板路,道路兩旁排列200餘盞路燈和景觀燈。更引人注目的是兩側清潔的排水溝,水泥砌就,溝底沒有淤積的泥垢與腐葉,只見清淺的水流映襯著青翠的樹牆,以及縱深處一棟棟紅磚青瓦房;許多民居的窗臺上,擺放著各種花卉,嫵媚婀娜,吐露鮮妍的花瓣,仿佛向游人輕輕訴說新農村家家戶戶火紅又安逸的日子。

  村中央,700平方米休閑廣場坦蕩如砥。大理石地面在陽光下泛著暖意。一排排體育器材靜靜地等候晚歸的農人,孩子們嬉耍玩鬧,正中央一幅寬大的銀幕上播放MTV歌曲;廣場的西北角,一伙秧歌隊隨著鼓點翩翩起舞,紅綢翻飛處,她們將生活旋舞做流動的火焰,這些飽經風霜中老年人,此刻腳步輕盈,一招一式竟如此踏實有力,皺紋裡盛滿了幸福感。

  不遠處,一棵老槐樹下,幾位大爺大媽圍坐石凳旁一架收音機,認真聆聽評書;說書人極富磁性的音色,與秧歌的鏗鏘、銀屏上舒緩的流行歌曲交織纏繞,將人們不同的興趣愛好,在百興村這片黑土地彼此交融,和諧而祥瑞地共情共生。

  穿過廣場,便是南湖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五小蓮池』,可以說這裡是百興村游樂項目的重頭戲。站在池塘中央的棧道,或是佇立池旁,你都會欣賞到荷池中浮漾著簇簇青荷,它們翠綠而壯碩,當微風拂過,葉盤便輕擺腰肢,宛如點點碎銀在玉盤裡滾動跳躍,倏忽又墜入水中,不見蹤影。

  這些荷花,雖出淤泥,卻挺拔著身軀,粉紅的臉龐恰似少女嬌羞而暈染的胭脂,粉嫩且迷人。而淡黃的蕊簇擁著青蓬,又如一盞綠玉,孕育著無限希冀。

  友人們興趣盎然,手中的相機持續『??』,卻驚擾了熟睡的青蛙,它們從碧葉後瞪著一雙驚恐的眼,而後一個瀟灑的蛙跳躍入水中,只留下一圈圈漣漪緩緩蕩開,攪碎了水天一色的雲影。

  幾只蜻蜓悠悠飛過,它們雙翼振動,或懸浮於空,或停在荷葉邊緣,仿佛正與青荷私語,又仿佛向我們述說蓮池挖掘、種藕、清塘、修剪等等勞作的艱辛以及如此賞心悅目的歡愉。

  轉過荷花池,一處水面躍然眼眸,我順著朱漆亭欄,走向水中小亭。木柱沈入水中,倒影幢幢,亭頂飛檐如翼,幾幅書法裝飾著小亭,一股書生氣瞬間渲染了鄉村。一種『羈鳥戀舊林,小池思故淵』的意境油然而生。讓我有種此非鄉村僻靜處,恍若皇家後花園的幻覺。

  『傍晚休閑時,我們打開池塘圍燈,讓音樂響起,噴泉將隨著音樂的節奏向上噴射,最高五米多呢。』村支書張貴江無不自豪地向我們介紹。

  雖然此時我們沒能欣覺到,但可以想象:暮色初合時,亭中小坐,或臨水低語,驀然,華燈驟起,剎那間,無數銀練破池而出,水花晶瑩綻開,轉瞬又撒作萬點星芒,簌簌墜落,仿佛將池水砸成碎銀萬千兩。就這樣,水隨音律而舞,農家人與游人在夜色中,心情也隨著水流如綢緞舒展,所有的勞累與煩惱,也化作漫天碎瓊亂玉,消失於裊裊聲樂和清洌微涼裡。

  『看!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同伴中有人驚叫。順著他的指尖,我也驚詫!在一片花海中呈現這10個金燦燦的大字。張書記告訴我們:這是由園藝師設計的。這裡種植了玫瑰、鳶尾、格桑花、紫丁香等50多品種的花卉,包括兩個500米長花廊,都是鮮花簇擁而成。

  說話間,一陣花香撲鼻而至,暖甜的、馥郁的……它們交織、纏繞、昇騰,形成一張巨大且溫潤的網,捉住了你的呼吸,也俘獲了所有游人的心。

  花開如瀑,香凝似海。這極致的絢爛與迷醉的氣息,是植物傾盡生命之力,更是新農村的社會主義新型農民傾心營造新時代最華美、最悠長的樂章。

  它提醒著每一個駐足的靈魂:美,原本是這般無私地饋贈,這般不顧一切地燃燒。即使知道四季輪回,鮮花會凋零,秋色也會被白雪覆蓋,但只要在屬於它的季節裡,就要讓它綻放成一道光,留下一段攝人心魂的香。

  荷花依舊臨池不語,守著寧靜與寂寞,昂首面對天光雲影;廣場上仍然人潮湧動,熙熙攘攘。我們也戀戀不捨地走出了百興村。臨別時,張書記告訴我們:將來他們將通過招商引資、增值集體積累等手段,不斷打造百興特色種植、綠色康養、紅色旅游等系列田園生活。讓當地老百姓享受和諧家園生活,讓外地游客感受田園美好風光。

  是呀,多麼質朴的願望,多麼美好的設想。不難想象,未來的百興村,雖然依舊靜臥於通肯河畔,但已不再是舊時模樣。青磚黛瓦的屋捨,悄然安裝了會吸光發電的太陽能板,房前的小菜園也變成了微型生態園。番茄紫潤、草莓累累、甜瓜誘人……

  原野上,無人駕駛的智能農機縱橫阡陌間,它們精准地巡戈,與無人機群一道,以智慧和數據為百興的輝煌,添上新時代數字農業一筆濃墨重彩。

  村西一隅,康養中心遠程診療艙、智慧藥園、機器人園丁……無所不及而又無所不能地照顧與關愛村上的老人們。

  而村上的年輕人,不再遠走他鄉,他們守在創業中心,指尖飛舞,將家鄉的有機食材,通過網絡送上了都市的餐桌。

  未來的百興,並非遺世獨立的烏托邦,而是大自然饋贈人類的智慧結晶。她清澈的韻律中注入了數據流,始終忠於對黑土白雲的虔誠守望。她不僅是一個自然生態村,也是歷史文化的見證者。它見證了百年前滿清統治下皇家放牧地的荒蕪與奢侈,也見證了現代社會新農村的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用荷蓮、花香與休閑廣場向世人訴說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故事。

  我想百興之美,美在自然風光,美在人文精神與生態理念。

  車窗外,百興村的風景漸漸遠去,但我知道我還會來,還會再感受這片碧水藍天下的寧靜與美好。

  讓我們衷心祝福它,引領時代新農村,以人為本,崇尚自然,與星辰大海相連,彈奏一曲和諧不老的田園交響樂。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