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食品以廉促興築牢發展根基
文攝 邰子卉 全媒體記者 王宏妍


松嫩平原,寒地黑土。黑龍江省農墾龍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在此深耕26載,不僅以一杯杯香醇豆漿滋養萬千味蕾,更以一股清風正氣涵養企業根基。從原料基地的『陽光種植』到生產車間的『規矩方圓』,從管理團隊的『廉潔承諾』到市場拓展的『誠信為本』,這家紮根黑土的民營企業,始終將清廉建設作為發展的『生命線』,用制度築牢防線,以文化浸潤人心,在寒地黑土上書寫出『以廉興業、以清致遠』的動人篇章。
黑土植廉:從源頭築牢『清白防線』
『寒地黑土的饋贈容不得半點私心,每一粒大豆都要帶著「清白」走進車間。』這是龍王食品對原料把控的鐵律。作為依托世界三大黑土板塊之一的綏化資源成長起來的企業,公司深知,優質大豆的背後,是不容觸碰的廉潔底線。在綏化市北林區的非轉基因大豆種植基地,『農墾3092』豆種在黑土地裡紮根生長,42%的蛋白質含量與19%的脂肪含量,既是自然的饋贈,更是廉潔管理的見證。
為守護這份純粹,公司搭建全流程數字化監控平臺,光照、雨量、溫濕度等數據實時上傳,田間管理全程『陽光化』;建立『雙人復核、交叉監督』的采購制度,農戶對接有登記、質量檢測有記錄、價格核定有公示,從源頭上杜絕『人情豆』『關系糧』。『過去有人想在收儲環節做手腳,現在系統全程留痕,數據說話,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基地管理員的話,道出了制度的剛性力量。
從豆種選育到收割入庫,每一個環節都設有『廉潔哨點』。公司員工坦言:『我們的大豆能連續多年保持100%抽檢合格率,靠的不僅是黑土的滋養,更是「不踩底線、不越紅線」的堅守。』這份從源頭紮緊的『廉潔籬笆』,讓寒地黑土的饋贈真正純粹無瑕。
制度固廉:讓規矩成為『日常准則』
記者走進龍王食品的數字化生產車間,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而牆上懸掛的《廉潔從業十條禁令》與『黑龍江省數字化(智能)示范車間』牌匾同樣醒目。作為年銷售收入超3.5億元、出口創匯560萬美元的行業龍頭,龍王食品始終堅信:『清廉不是口號,而是刻在制度裡的日常。』
公司將清廉要求寫入公司章程。物資采購中,推行『公開招標+全程錄像』模式,供應商資質、報價、中標結果全程公示,多年來未發生一起采購糾紛;乾部任免時,堅持『廉潔檔案一票否決制』,讓『乾淨乾事』成為晉昇的硬標准。
『我們的團隊精神,首先是廉潔精神。』公司負責人介紹,每月『廉潔課堂』以案釋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每年『廉潔標兵』評選樹牢標杆,讓清正之風蔚然成風;新員工入職培訓,『廉潔從業』更是必修課。這種將清廉融入血脈的管理智慧,讓企業在快速發展中始終行穩致遠,先後斬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綠色工廠』等榮譽,更贏得了『規矩企業』的行業口碑。
廉心致遠:以誠信繪就『發展長卷』
從餐飲供應鏈的『幕後英雄』到走進千家萬戶的品牌標杆,龍王食品的市場版圖不斷擴大,靠的正是『廉潔合作』積累的深厚口碑。作為覆蓋餐飲、烘焙、乳品等多領域的供應鏈龍頭,公司與合作伙伴簽訂《廉潔合作協議》,明確禁止回扣、宴請等利益輸送行為。
這份堅守,不僅讓客戶遍布全國,更轉化為社會責任的自覺擔當。2023年榮獲『中國紅十字奉獻獎章』的背後,是企業多年來累計超千萬元的公益投入;帶動農戶7000多戶,每年直接使農民增收3500萬元,戶均5000元以上,源於『不壓價、不欠款』的公平交易承諾。正如公司老員工所說:『我們賣的不只是豆漿粉,更是黑土地的誠信,是龍王人的清白。』
如今,站在新的發展起點,龍王食品仍在清廉建設的道路上穩步前行。從黑土地裡的廉潔種子,到生產線上的規矩方圓,再到市場中的誠信口碑,這家企業用26年的實踐證明:清廉不是發展的『絆腳石』,而是高質量發展的『助推器』。清風拂過黑土,廉韻浸潤龍王,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一棵以廉為魂的企業之樹,正根深葉茂,結出更加豐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