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農民增收路寬了 居民菜籃實惠了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8-14 字體:

『躍菜進城』雙向惠民:
農民增收路寬了   居民菜籃實惠了

文/攝 特約記者 鄒建宇

  『我們的馬鈴薯又面又香,希望社區居民能喜歡。』李文彬介紹,今年馬鈴薯豐收,但愁銷路,鄉裡組織農產品直供社區惠民活動,幫村民們解決了銷路,大家都特別高興。

  為打通農產品從田間到社區的流通堵點,實現農產品產銷精准對接,7月30日,肇東市躍進鄉舉辦以『村社共建「躍」菜進城』為主題的『2025年躍進鄉農產品直供社區惠民活動』。

  此次活動不僅為社區居民帶來了新鮮、實惠的綠色農產品,也為農戶打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真正實現了『居民得實惠、農民增收益』的『雙向惠民』目標。

精准對接供需,打通農產品進城『最後一公裡』

  此次活動的主角——『躍菜』,即躍進鄉當季成熟的馬鈴薯與大蒜,共計7萬斤馬鈴薯與8000斤大蒜,從田間采摘後直接運往社區,省去了中間環節。這不僅確保了蔬菜的新鮮度,也大幅降低了居民的購買成本。眼下正值北方家庭醃制咸蒜的季節,市場需求旺盛,躍進鄉因地制宜,組織農戶集中采摘、統一運輸,實現了農產品與市場的無縫對接。

  活動現場,5輛農用車滿載新鮮蔬菜准時出發,鄉村乾部與部分農戶一同隨車前往社區,現場協助銷售。這種『產地直達社區』的模式,不僅提昇了農產品的流通效率,也增強了居民對本地農產品的信任度,為打造本地農產品品牌奠定了基礎。

農民增收有保障,居民買得放心實惠

  『我家今年種了30畝大蒜,今天帶了1500斤進城,希望都能賣出去。』躍進鄉村民姜忠會一邊整理貨物一邊說,『我們種的大蒜頭大、味正,價格也合理,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更多人了解我們的農產品。』另一位農戶李文彬則帶來了7000斤馬鈴薯,滿足居民需求。

  社區居民的熱情更是印證了活動的成功。西園社區活動現場,居民們早早排隊等候,車一停下便紛紛選購。『馬鈴薯特別新鮮,比超市便宜一半,大蒜也是綠色無公害。』社區居民黃艷娟說,『這種從田間到社區的直銷方式,既實惠又安心。』

  居民劉長偉一口氣買了好幾袋馬鈴薯和一筐大蒜,他激動地說:『這是政府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好舉措,是真正的「民心工程」!不僅方便了日常生活,也讓我們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實惠。』

  『躍菜』進城,真正實現了從田間地頭到居民餐桌的直供,省去中間環節,既讓城區居民以實惠價格買到優質農產品,又助力農戶拓寬銷路、穩定增收,實現了『雙向惠民』。

黨建引領促聯動,村社共建助發展

  『這次活動是由社區黨總支牽頭組織的,我們通過社區微信群提前通知居民,自願參與,效果非常好。』松遼社區黨總支書記華成龍表示,『從田間地頭到社區門口的直銷模式,不僅讓居民受益,也幫助農民實現了銷售效益的最大化。未來我們將繼續推動類似活動,持續提昇居民生活品質。』

  『鄉黨委將持續推動村社共建模式,以產業興旺為紐帶,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通過基層黨組織聯動共促,我們將不斷探索「小菜地」撬動「大振興」的實踐路徑,書寫鄉村振興的新篇章。』肇東市躍進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譚天表示,躍進鄉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以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為主攻方向』的戰略部署,高標准建設了兩個現代農業示范區,種植種類涵蓋大蒜、白菜、蘿卜、馬鈴薯等多個品種。此次『躍菜進城』活動,正是村社共建、聯動發展的生動實踐,也是躍進鄉深化聯農帶農機制的重要舉措。

  此次『躍菜進城』活動的成功舉辦,通過黨建引領、政府搭橋、群眾參與的多方聯動機制,探索出一條『農戶+社區+市場』的新型農產品流通路徑。讓『田間』與『社區』不再遙遠,也讓『農民增收』與『居民實惠』不再矛盾。不僅滿足了居民對綠色、健康、實惠農產品的需求,也為農戶打開了穩定的銷售渠道。未來,該模式有望在全市范圍內推廣,解決農產品『賣難買貴』的問題。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