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多彩青岡 繪就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來源:綏化新聞網 2025-06-19 字體:

黑龍江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展廳。新華網發(青岡縣委宣傳部供圖)

  新華網哈爾濱6月16日電(李碩 董雲竹 魏彤)在黑龍江省,有一個名字裡就蘊含著色彩密碼的縣城——青岡。近年來,青岡縣以生機勃勃的青色作為底色,接續繪就『金色青岡』中國玉米之鄉、『銀色青岡』麻紡產業集群、『綠色青岡』生豬全產業鏈精細化布局,『多彩』青岡形象地勾勒出縣域經濟振興的獨特資源優勢,也孕育著高質量發展創先爭優的澎湃動能。

  『金色青岡』:鑄就玉米之鄉『黃金鏈』

  走進被譽為『中國玉米之鄉』的青岡縣,一場持續向玉米要附加值的『產業革命』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在這裡,玉米生物發酵產業集群將持續孵化裂變、發展壯大,為縣域經濟騰飛插上『金色翅膀』。

  在黑龍江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展廳裡,從玉米淀粉到玉米蛋白粉、糖果糖漿,再到精煉玉米油,這些以玉米為原材料精深加工而成的產品記錄了企業26年的發展歷程。『1999年建廠的時候,不敢想象我們可以發展成為年加工玉米200萬噸、全國玉米淀粉生產能力名列前茅的企業。』黑龍江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孫喜亮感慨地說。

  作為立縣支柱產業,自1999年引入黑龍江龍鳳玉米開發有限公司以來,經過26年的建鏈、延鏈、補鏈,先後引進京糧、源發、興貿、嘉豐等玉米精深加工及配套企業,不僅使青岡當地的玉米種植全部實現了就地轉化,還輻射帶動了明水、蘭西等周邊地區的玉米種植。據統計,玉米產業集群累計發展到15戶,年玉米加工能力超過300萬噸,年產玉米淀粉224萬噸,淀粉轉化110萬噸。『金色產業鏈』的不斷延展,成為青岡縣域經濟最耀眼的增長極。

  『銀色青岡』:麻紡集群『織』就錦繡圖景

  秋風徐來,一片『銀白』的漢麻迎風招展,正待收割。青岡是國際公認的漢麻黃金種植帶,年產工業大麻原莖2萬噸,著力打造工業大麻產業原料生產的『第一車間』。

  走進位於青岡經濟開發區的黑龍江金達麻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裡的工人嫻熟地操作著機器,紡織機械飛速運轉,一批批紗錠產品有序下線,車間內一片繁忙景象。金達麻業是青岡打造『中國漢麻谷』的主力軍,其投資的短麻精紡纖維生產項目填補了省內空白。近年來,青岡縣在打造玉米支柱產業鏈的同時,將漢麻產業作為培育壯大經濟的主導產業之一,抓基地上規模、抓招商建項目、抓產業促昇級,形成了漢麻紡織抱團發展、集聚發展的新格局。

  青岡縣憑借長遠的發展眼光和敏銳的市場觸覺,通過補充式招商、填空式招商,精准填補織布、印染方面的空白,實現了麻紡產業鏈閉環。截至目前,共引進建設金達、泊海、金晟、普洛普等紡織及配套企業17戶,建成投產精紡漢麻紗、精紡低支紗、精紡纖維等項目20個,全縣麻紡加工能力達到6萬錠,2024年產業集群實現產值15.1億元,先後被授予『中國工業大麻產業示范縣』等稱號。2025年,青岡縣將持續對接中恆大耀東北交易中心項目,力爭在麻紡產品交易、健康食品等方面實現破題。

  『綠色青岡』生豬全產業鏈精細化布局

  青岡縣生豬全產業鏈發展,一頭紮根於廣袤的『綠色』田野,保障飼料安全;一頭連接著千家萬戶的『綠色』餐桌,守護食品安全。這種『從田間到舌尖』的精細化布局,是青岡縣攜手鐵騎力士集團共同探索的農業產業化新路,不僅築牢了食品安全防線,更跑出了鄉村振興的『青岡加速度』。

  走進食品加工車間,濃郁的肉香味迎面飄來,工人們有條不紊地操作。一塊塊新鮮豬肉經加工、包裝後,衍生出別具風味的肉灌制品,銷往全國百姓餐桌。據了解,鐵騎力士黑龍江楓葉牧場食品有限公司如今已經發展成為集飼料加工、生豬養殖、生豬屠宰、食品加工全產業鏈於一體的農牧食品企業,2024年實現產值23億元。以這個公司為核心發展的生豬產業,已經成為青岡縣重點產業之一,為青岡縣農業產業興旺和農戶致富增收作出貢獻。

  『金、銀、綠』三色輝映,共同構成了青岡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靚麗名片。青岡縣正以『多彩』產業為筆,以創新實乾為墨,在龍江大地上奮力描繪著一幅產業興、百姓富、生態美的縣域振興新畫卷。


編輯:劉申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