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高蛋白海倫大豆是怎樣煉成的?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6-16 字體:

文/攝 馬明舒 特約記者 姜立峰 黑龍江日報記者 董新英 梁金池

海倫市東風鎮仁東村院市共建大壟大豆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大豆田。

 

  仲夏時節,海倫市東風鎮仁東村院市共建大壟大豆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內,千畝大豆苗正舒展新葉,勾勒出現代農業的蓬勃生機。今年秋天,這些高蛋白小金豆將會擺上萬千食客的餐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這個園區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與海倫市人民政府聯手打造,總面積1000畝,核心種植區700畝。針對當地2250℃?2350℃有效積溫、500mm?550mm年降水量的氣候特點,園區優選了『東生23』等一系列高產良種。

  『「東生23」是由我們團隊選育的高蛋白品種,蛋白質含量43.97%,脂肪含量18.60%。每公頃產量可達6600斤,畝產超440斤,較常規品種增產效果顯著。』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寒區大豆育種學科組組長李艷華告訴記者,該品種於2022年通過審定,適宜在我省第三、第四積溫帶種植,目前已推廣到海倫市、拜泉縣、五大連池市等省內大豆主產區,從2023年起累計推廣面積達數十萬畝。

  包括『東生23』在內的一系列高蛋白大豆品種的選育推廣,是李艷華團隊積極對接市場需求的生動寫照。李艷華說,團隊從大豆品種的雜交組合配置開始,就將高蛋白作為重要指標之一,同時兼顧高產、抗病等性狀,以滿足農戶的種植需求和企業的加工需求。

  2024年10月,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發布2023年度大豆全國推廣面積前10大品種名單中,李艷華團隊選育的高蛋白大豆品種『東生22』位列榜單第四,推廣面積達207萬畝。值得一提的是,『東生22』之外,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選育的6個大豆品種也入選該榜單。

  記者從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在全省現用大豆品種中,粗蛋白含量45%以上的高蛋白品種有26個,而在我省特用豆品種與鮮食品種中,同樣也有富含蛋白質的『大豆優等生』,這些品種都為新質生產力賦能農業高質量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良種還需配良技,『五項技術』的運用同樣是該園區的大豆高產密碼。據介紹,園區進行前茬玉米與現茬大豆的輪作,減少病蟲草害;秋季滅茬、春季深松30厘米破犁底層,搭配1.1米大壟起壟標准;測土配方分層施肥,每公頃施專用肥700斤;使用播種機精量播種,實現每公頃保苗32萬株;無人機航化統防統治,實現『一控雙提』。數據顯示,大壟密植模式下,畝株數達2.2萬株,較65厘米常規壟每公頃增加5萬株,畝產提昇60斤至80斤,增幅達20%。

  此外,政策紅利與規模效應讓豆農收益再上臺階。該園區享受土地托管、大壟密植等七項補貼,『綏農111』『東生23』等主栽品種每畝補貼超270元,加上機械作業成本降低、市場價格利好,每畝大豆綜合增收在396.5到426.5元。這種『合作社+科研單位』的運營模式,既破解了農戶小壟種植收益低的難題,更讓『綏農148』『克豆96』等9個新優品種在此示范推廣。

  如今,這片丘陵地上的『科技試驗田』,正成為帶動農戶增收、保障糧食安全的『樣板田』,為黑土地大豆產業昇級注入強勁動能。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