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特約記者 蔣寶棟 全媒體記者 廉紅

5月14日上午,清早一陣雨後,大地一片清新,溫潤的空氣裡彌漫著泥土的芬芳。又是一年插秧季,農人們辛勤忙碌著,仿佛在演奏一首美妙的田野交響曲。
北林區太平川鎮西太平村,村民衣海東正操縱著插秧機在田間穿梭,所經之處,一行行整齊的秧苗整齊地插入水田,遠遠望去,仿佛一片綠錦鋪展在田野裡。環顧四周,廣袤無垠的農田裡,伴著農機的轟鳴聲,種植戶們都在搶抓農時忙插秧,希望的田野上春意盎然。
『全村今年旱田播種基本接近尾聲,從5月10日開始,水田開始陸續開始插秧,機械化插秧已取代了傳統的手工插秧,大大提高了效率,保證了秧苗的排列整齊度,有利於後期的田間管理和作物生長。』村黨支部書記楊曉光介紹。
村婦女主任張麗麗說,村上聯系區農技推廣中心對種植戶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從選種育秧到病蟲害防治,從施肥灌溉到田間管理,每一個環節都得到不斷優化。
『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綜合運用,共同助力,提高水稻的產量和質量,讓傳統農業在現代科技的滋養下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楊曉光說,我們選有抗寒、抗病、抗倒伏的優質水稻品種,實施『五良』種植,12000畝水稻,其中有機稻6000多畝,多年來深受市場青睞,今年已被客戶定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不僅要吃得飽,更要吃得健康,我一直種有機稻,即使趕上水稻行情低時,我也能賣個好價。』村民蔣恩旭說。今年,他種了300多畝有機水稻,對市場前景充滿信心。
村民王典軍正開著四輪車從育秧棚裡往田運送秧苗。『我專門為一戶種植戶運送秧苗,運送一棟大棚的秧苗能掙1000多元,就插秧季這幾天能掙七八千元。』他樂呵呵地說。
插下一株株秧苗,播下一片豐收的希望。插秧機『噠噠』駛過,一塊塊空曠的水田換上了嶄新的綠裝,一幅生機勃勃的春耕畫卷正徐徐展開。
『村上會結合近期天氣變化,加快插秧進度,確保秧苗全部插在「豐產期」。』楊曉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