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張自峰

『現在既能照顧家庭,又能在家創收,感覺生活更有奔頭了。』在慶安縣麗家花園小區的手工編織工作坊裡,五顏六色的絲線在呂秀玲指間翻飛。這位曾經的全職主婦如今已是社區編織能手,月增收1500餘元,生活的轉變正是慶安創新實施『金穗巧女』創業工程的生動注腳。
當走進社區手工編織工作室,生動的創業圖景便映入眼前:在慶吉社區工作室,憨態可掬的毛線玩偶與雅致杯墊相映成趣,技術骨乾正指導學員編織技法;慶旺社區的工作臺上,豌豆射手、生肖萌寵等潮玩編織品琳琅滿目,幾位殘障學員在老師傅指導下專注鉤針。慶吉社區黨總支書記彭娜說:『我們采取能人帶徒模式,既培育技術骨乾,又幫扶居家婦女、殘障姐妹,真正讓手藝成為增收利器。』
近年來,慶安縣婦聯聯合慶吉、慶旺兩大社區,深挖傳統手工藝現代價值,通過『培訓+訂單』一站式服務模式,讓144名居家婦女實現『針線活』到『金飯碗』的蛻變。其中76名技術骨乾月收入突破2000元,68名普通學員穩定增收1200-1500元,編織作品遠銷河北邯鄲市,線上線下訂單超8000件,成交額達1.6萬元。
『我們正著力打造「金穗巧女」品牌,讓更多婦女實現居家靈活就業。』縣婦聯主席劉金鳳表示,下一步將通過深化技能培訓、拓展銷售渠道,幫助更多婦女在手工編織領域闖出一片天地,讓巧手編織成為增收致富的『金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