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慶安:棚室產業繪就春日新畫卷

來源:綏化日報 2025-04-15 字體:

文/攝  特約記者  張自峰
 

  春為歲首,農事先行。連日來,隨著氣溫的不斷回昇,慶安縣早春蔬菜育苗、栽植迎來農忙季,溫室大棚裡暖風撲面,春意濃濃,農戶們用辛勤的勞作,期待著豐收盛景。

  『我家今年一共育苗40萬株,已有10萬株被提前預訂。到5月初的時候就開始售賣,訂單客戶到時候就上門取貨了,剩下的菜苗我自己就到周邊地區銷售。』走進慶安縣久勝鎮久佳村農戶張金秋的育苗大棚,他正忙著為小菜苗除草,精心呵護的茄子、辣椒、菇娘等嫩苗一片翠綠,仿佛置身蔬菜的『大觀園』。張金秋介紹,『我這一株菜苗可以賣2到3毛錢,除去成本,一春天可以收入4萬到5萬元。』

  久佳村的蔬菜育苗產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蔬菜育苗村,形成了穩定的培育、管理、銷售模式,通常在頭一年的年底,農戶就會提前接到訂單,2月初就開始忙碌,利用暖棚播籽育苗,5月初這些優質菜苗將銷往綏化、伊春、哈爾濱等地,為農戶掙得春日的『第一桶金』。

  『為了讓村裡的菜苗產業發展越來越好,我們鼓勵農戶抱團取暖,在2023年成立了蔬菜農民專業合作社,現在有40多戶農戶已經加入合作社中,村裡富餘的勞動力通過務工,一個春天人均能掙五六千元。』村黨總支書記侯志財說。久佳村是傳統的水稻種植村,耕地多以水稻種植為主,春季農戶利用房前屋後的土地發展蔬菜育苗產業,不耽誤水稻種植,還增加了一部分收入。

  同樣受益於棚室經濟的還有慶安鎮慶強村,眼下這裡的農戶也在棚室內忙個不停,采摘果蔬、吊蔓移栽,忙碌的身影讓黑土地的春天熱鬧起來。

  『春天大家喜歡吃的小白菜、油菜、香菜等小菜已經開始陸續供應到市場了,根據不同的品類,每斤銷售價格在2元到4元,每個大棚可以產小菜將近1000斤。』菜農王艷翠介紹,今年自家種植蔬菜大棚17棟,以黃瓜、柿子、豆角為主種植,套種春季小菜,科學的茬口安排讓大棚四季不閑,土地充分利用。

  慶強村通過優選蔬菜種子,利用傳統糞肥種植,加上科學管理,讓這裡的蔬菜品質好、口感佳,綠色食品成了亮眼的標簽,吸引著城市居民前來采摘。目前,慶強村已有蔬菜種植戶69戶,每年畝產蔬菜6.5噸,棚室蔬菜經濟年產值達560餘萬元,規模化的產業發展,不僅讓慶強村成為當地的『菜籃子』,也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

  慶安鎮黨委副書記孫紅霞介紹,慶強村有30多年種植蔬菜的傳統和經驗,村裡臨城靠路,區位優勢明顯。全村現有360多棟大棚,佔地360多畝,可實現畝效益在2萬元左右。

  小菜苗育出大產業,棚室蔬菜種出好『錢』景,這正是慶安縣大力發展綠色有機產業的生動寫照。慶安縣始終把棚室產業作為助農增收的重要產業,引導鄉鎮結合自身實際,科學謀劃產業結構和布局,以『綠色、優質、健康』為發展方向,大力發展蔬菜大棚『一棚多季、一年多收』的『輪作』模式,實現各類瓜果蔬菜循環種植。未來,慶安縣將立足資源稟賦,持續探索發展『一村一品』鄉村產業新格局,多措並舉將優質農產品遠銷域外市場,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助力鄉村振興。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