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廉紅
他曾是衛國戍邊的邊防戰士,退役後轉戰黑土地,用科技創新深耕田野,讓農業搭乘科技快車,成為農民增收與致富的新動力。
他就是黑龍江秋慧豐農業服務有限公司農田衛士教官劉秀峰,曾榮獲黑龍江省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鄉村振興頭雁、黑龍江省優秀植保員等稱號。
3月25日,記者來到位於北林區數字經濟中心的秋慧豐公司,劉秀峰正在指導技術人員研究『低空經濟+農業+AI技術集成體』的新技術。
作為在農村長大的孩子,目睹過父輩躬耕田野的艱辛,從背起行囊參軍走出家門回望黑土地的那一刻,他發誓有朝一日一定要擁有一種超能力,讓父老鄉親不再『臉朝黃土背朝天』地勞作。
2018年,退役後的劉秀峰本已在沈陽創業成功,毅然回到家鄉投身現代農業建設,創建了秋慧豐農服公司,創新開啟了耕地托管新質生產力智慧服務模式,為農民提供從種到收的科技服務。從20多名到如今的400餘名農田衛士,他帶隊伍傳技術,為農業生產插上起飛『羽翼』。
劉秀峰帶領團隊研發了全省首個以農業為主的大數據APP——秋慧豐農田系統,為所有托管農戶的手機裡安裝了一款農服APP,應用此款APP實現了大面積訂單專品種植、新技術推廣查閱、大農機作業數據備案、春種、秋收、田間管理實現全程可查、可追溯。每粒大豆、每粒水稻、每粒玉米都打上防偽『標簽』,讓產品終端的消費者,一動手就能清晰明了地了解產品的產地、種植技術和生產全過程。
劉秀峰與黑龍江省植檢植保站、北林區農技中心聯合研發出多光譜無人機應用技術。在無人機的一起一降間,農田長勢便完成了『掃描』,相關數據可通過網絡同步傳輸到公司技術平臺。技術人員只需輸入坐標,無人機就能根據得到的數據,自動控制飛行高度和霧化程度,從而實現精准植保。依托這項新技術,僅農藥化肥一項,就可以節省約5%的成本。
從服務家鄉開始,現在農田衛士服務范圍已擴展到東北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等地。2022—2024年,他帶領『農田衛士』新型職業農服隊伍榮獲第三屆全國退役軍人創業大賽黑龍江省『工行杯』復賽鄉村振興組一等獎、第六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黑龍江省選拔賽暨第三屆『龍創杯』創業創新大賽中榮獲鄉村振興賽三等獎。種植的500畝大豆田畝產高達544.6斤。在『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集成配套生產中,並與加工企業合作,延長產業鏈,實現了供、種、管、收、銷的現代農業技術服務體系、生產種植體系、經營管理體系『三大體系』的閉環融合,踐行『藏糧於地、藏糧於技』『穩糧增豆』的發展戰略。研發的『水肥一體』智能調控灌溉系統即可移動廂車式智能首部灌溉樞紐,為玉米單產提昇做出了貢獻。
劉秀峰打開電腦,記者看到『水肥一體』智能調控灌溉系統即可移動廂車式智能首部灌溉樞紐組裝現場的實時視頻。『在農業消耗品上不能讓農民多花錢、花冤枉錢,別把農藥、農資變成高附加值的東西,我要進一步深度研究開發,用創新技術賦能,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臨別時,劉秀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