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綏化3月28日訊 ( 林恬 特約記者 鄒建宇 ) 春意漸濃,位於肇東市五站鎮301國道旁的鴻名大櫻桃種植基地內,10座智能化溫室大棚整齊排列,棚內櫻桃樹正經歷硬核期與開花期的關鍵生長階段。這片佔地30畝的『櫻桃園區』,通過技術創新,實現農旅融合發展。
近日,記者來到鴻名大櫻桃采摘園,一路上兩旁的樹木還是一片蕭瑟,枝頭零星掛著去冬殘留的枯葉。掀開大棚保溫簾,穹頂下儼然另一個次元,櫻桃枝頭的簇簇白花和青色幼果為初春增添了一抹生機。
據采摘園總經理王春紅介紹,大棚內種植的有美國紅、美棗、瑞德、無名大黃果等10餘個品種,每個大棚的種植品種和生長進度略有差異,實現錯峰上市,有效規避集中上市的價格波動。
采摘園采用智能環境控制系統,通過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棚內溫濕度、光照等參數,並聯動遮陽板、風機、滴灌設備自動調節。采摘園總經理王春紅指著果樹上懸掛的傳感器說:『系統能精准模擬櫻桃生長的最佳環境,使櫻桃提早收獲,預計今年4月下旬第一批大櫻桃就可以上市,屆時采摘園會對外開放。』
依托毗鄰301國道肇東市五站鎮的區位優勢,該采摘園將『線上預售+線下采摘』深度融合。游客可通過預約親自采摘,成熟季日均接待游客超50人次。
在拉動鄉村經濟同時,在果園日常管理中,也為周邊村民創造了就業崗位。『現在正值花期,接著就要坐果、成熟,采摘園每年的果樹管理、果實采摘等各項工作每天用工量五六人,多的時候有10多人,我們在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動了附近閑置勞動力務工就業。』采摘園總經理王春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