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要聞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青岡縣專場)

來源:綏化日報 2024-12-25 字體:

文/攝 特約記者 段洪偉 全媒體記者 宋一楓
 

全力謀發展  尋突破  促提昇   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穩中向好
 


 

  12月24日,青岡縣委宣傳部舉行綏化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青岡縣專場)。會上,青岡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馬慶寶作主旨介紹。

  馬慶寶說,今年以來,青岡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省期間重要講話、重要指示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省市縣委確定的各項工作任務,全力謀發展、尋突破、促提昇,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穩中向好,向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邁出堅實步伐。

  現代農業質效並進。深入落實『千萬噸糧食增產計劃』,強化『五良』融合措施,建成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8個,實施高標准農田項目25.34萬畝,推廣應用保護性耕作面積114.7萬畝,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62.8萬畝,落實糧食作物面積248.3萬畝,超額完成大豆任務指標8.2萬畝,糧食生產實現『二十一連豐』。建成二級動物實驗室並投入使用,規模養殖場(區)發展到51個,『兩牛一豬一禽』飼養總量穩步增長。農業綜合機械化程度穩定在98.6%以上,我縣被評為『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

  產業動能不斷積聚。成功簽約600兆瓦風電、三特綜合調味品2個10億元以上項目,累計簽約項目12個,資金達到85.02億元,招商做法連續兩年在全省作經驗交流。東來60萬噸淀粉糖深加工、龍鳳纈氨酸擴產、京糧玉米深加工等項目實現當年建設投產,未來光能10萬千瓦、永和20萬千瓦風力發電項目實現並網發電。新增『上雲用雲』企業10戶、省級綠色工廠1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2戶,京糧公司成功被認定為國家級質量標杆,龍鳳公司代表全省牽頭完成生物制造集群申報工作,並入圍國家2024年先進制造業集群。鮮食玉米品質提昇產業技術研究院被認定為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借助自由貿易協同發展先導區有利契機,全力打造『工業地產』,對上爭取債券資金10.45億元,推動玉米物流園、漢麻產業園、國際優食谷等基礎設施提檔昇級。穩步推進縣經濟開發區化工產業園認定,建成消防站及一體化指揮中心。

  市場活力充分釋放。新增市場主體超過3000戶,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4.31億元。積極組織開展『五谷雜糧』下江南等經貿活動,累計簽約額超過3000萬元。積極開展補貼促消費活動,累計拉動消費1300萬元。成功舉辦『5·18國際博物館日』『猛?草原文化節』等大型宣傳推介活動,先後建設『主題郵局』2處,發行猛?象、馬玉祥等個性化旅游紀念郵票4套,縣第四紀古生物化石博物館新館順利開館,並成功申報國家AAA級旅游景區。成功舉辦中國鮮食玉米速凍果蔬大會,我縣被授予『全國鮮食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稱號,全面擦亮『青岡玉米』金字招牌。

  城鄉面貌持續改善。編制完成《青岡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啟動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和村莊規劃編制,為城鄉融合發展提供堅實保障。引嫩入青、綏沈繞城公路等項目穩步推進,生活垃圾填埋場標准封場工程和滲濾液處理設備改造工程有序實施,縣城承載能力日益增強。打造綠化示范屯11個,民政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被評為『省級示范所』,和美鄉村煥發新顏。生態環境持續向好,完成造林綠化1500畝,4條市控斷面水質全部穩定達標,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100%,水保考核連續3年排名全市前列,規劃治理侵蝕溝290條、經驗做法被央視新聞聯播報道。

  民生保障堅實有力。創新打造『您有事我幫辦』群眾訴求征集平臺,解決房地產領域『辦證難』、物業服務差等急難愁盼問題185個,經驗做法被《人民日報》刊發。深化『2+N』產業幫扶模式,提昇『四個一批』幫扶項目成效,全年幫扶產業實現總收益近億元,探索實踐鮮食玉米幫扶產業四條路徑促農增收做法在國家級刊物《中國鄉村振興》發表。與哈爾濱市繼紅小學等7所名校開展結對幫扶,全縣高考本科進段率達到56.29%,哈師大青岡實驗中學考生奪得全市物理類高考第一名,學校被評為『人文特色類』示范學校。縣中醫院完成移址搬遷,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創建工作順利通過省級初審,我縣被評為『全省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示范縣』『省級健康促進縣』。

  馬慶寶最後說,下一步,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和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及市委五屆六次全會精神,進一步創新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奮力開創青岡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新篇章。
 

搶抓『兩重』『兩新』機遇   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青岡縣發改局黨組書記、局長任旺就青岡『兩重』『兩新』等政策資金爭取和項目建設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任旺說,當前,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省市縣委全會精神,加快建立政府投資支持基礎性、公益性、長遠性重大項目建設長效機制,著力擴大有效投資。近兩年我們搶抓國家發行增發國債、中央預算內、超長期特別國債、政府專項債等政策機遇,加大對上資金爭取,積極推進項目建設,助力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聚力抓政策宣傳,激發經濟發展動能。我縣強化專班推進,建立各項制度,對各領域相關政策進行了梳理,形成了相關政策匯編材料,詳細列出新政策要點、申請流程,並通過政府網站、公眾號等融媒體進行高效宣傳,切實提高惠民惠企政策的知曉率和滿意度。同時,會同工信等相關部門持續深入縣域重點企業宣講政策,為企業獲取政策信息增加途徑,助企對政策應知盡知,讓企業應享盡享好政策。

  聚力抓資金爭取,夯實經濟發展基石。圍繞中央預算內投資、『兩重』『兩新』、國債、專項債券等支持方向和領域,牢牢把握對上爭取資金窗口期、紅利期,積極組織相關部門在工業、農業、交通、社會事業等方面,持續加強項目儲備和前期工作,積極向省匯報對接,主動爭取國家支持,不斷發揮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性作用,力爭更多項目獲得政策資金支持。去年我們爭取增發國債資金1.26億元,今年我們又爭取中央預算和政府專項債資金1.16億元,為青岡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聚力抓項目推進,築牢經濟發展支柱。我們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抓發展必須抓項目』理念,在手續辦理上,會同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等要素保障部門,制定項目前期手續辦理流程圖,使項目手續辦理流程清晰可視化,縮短辦理時間,推進項目盡快落地建設。在項目推進方面,對於重點新建項目,常態化開展實地踏查服務,實行項目調度工作機制,及時跟蹤項目進展,現場解決項目建設具體問題,推動全縣項目建設提速增效。到年底,全縣70個重點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14個項目按期竣工,尤其2個風力發電項目提前半年實現並網發電,切實提高企業滿意度。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激發經濟發展新動能

  青岡縣工業信息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國偉就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姜國偉說,年初以來,我們工信部門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省市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縣部署要求,堅持『新型工業化』建設目標,全力抓運行、穩增長,建項目、擴集群,搞服務、優環境,加快構建『1+2+N』現代產業體系,努力推動工業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工業經濟發展態勢持續穩定向好。抓好企業生產運行,主要指標良性增長。2024年1-11月份,全縣規上工業產值實現107.7億元,同比增長4.4%;增加值增幅3.3%。加快重點項目建設,產業昇級加速推進。東來公司60萬噸淀粉糖深加工、龍鳳公司纈氨酸擴產、京糧公司玉米深加工等產業項目,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1-11月份,全縣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83億元,技術改造投資完成4.17億元,增幅位居全市前列。強化龍頭企業牽動,產業集群不斷壯大。工業大麻產業年產值超15億元,獲評省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龍鳳公司年產值突破50億元,玉米生物發酵產業年產值超100億元,綏哈大齊生物制造集群獲評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工業經濟發展動能持續穩健提昇。強化科技賦能。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目前全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43戶,其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3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7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戶。京糧龍江成功認定省級質量標杆,並入選國家級質量標杆。龍鳳公司依托齊齊哈爾大學建成省級『淀粉生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萬德福公司依托八一農大建成省級『鮮食玉米品質提昇產業技術研究院』,京糧公司依托八一農大建成市級『玉米生物發酵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強化數智賦能。全縣上雲用雲企業已達107戶,其中接入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企業86戶。全縣獲批省級數字化智能車間4個,京糧公司立足數字化示范標杆基礎,正在申報國家級數字化智能工廠。強化綠色賦能。積極開展綠色低碳服務進企業活動,嚴格落實企業能耗雙控制度,推薦龍鳳公司獲得省節能降碳綠色化改造獎勵。目前全縣獲批省級綠色工廠2戶,國家級綠色工廠3戶。

  工業經濟發展環境持續穩步優化。產業發展規劃到位。建立健全產業規劃政策體系,研究制發了《關於貫徹落實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的若乾措施的實施方案》《青岡縣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實施方案》《青岡縣支持企業技術改造政策實施細則》和《青岡縣推進科技創新發展若乾政策措施》,縣級制定的工業經濟穩增長政策措施精准有力。包聯服務落實到位。全面落實領導乾部包聯企業工作機制,全縣領導乾部包聯企業總數1426戶,包聯重點項目60個,精准實現全覆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開展『敲門行動』,研究解決企業急難愁盼訴求問題181個,提請省市提級辦理問題3個,得到企業一致好評。惠企政策爭取到位。組織開展『兩重、兩新』政策宣講培訓,建立項目儲備庫,共謀劃項目25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8.1億元,涵蓋全縣『1+2+N』主導產業和重點企業。積極協助企業對上爭取政策資金扶持,年初以來已為龍頭企業爭取大規模設備更新、技術改造等政策獎勵資金近8000萬元。

  姜國偉最後說,下一步,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市縣全會精神,科學謀劃『十五五』工業經濟發展,進一步推動科技創新,加快轉型昇級,壯大產業集群,為實現青岡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作出新貢獻。
 

全面深化改革賦能鄉村全面振興
 

  青岡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隋旭盛就深化農業農村領域綜合改革,推進高質量發展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隋旭盛說,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廳和市局的正確指導下,我局持續深化農業農村領域綜合改革,推進現代化農業建設,糧食安全『壓艙石』地位不斷鞏固,農業現代化水平得到穩步提昇,先後被授予全國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全國鄉村振興示范縣、全國平安農機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全力保障糧食安全。近年來,青岡縣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穩面積、提單產、擴總量,深入推廣大壟雙行、一噴多促、水肥一體化等先進模式,穩步提昇糧食穩產保供能力,全縣年均落實糧食作物面積246萬畝以上,每年均超額完成省市下達的大豆任務指標面積,糧食總產達到22.9億斤以上,今年,糧食總產預計將突破23億斤以上,實現『二十一連豐』,進入全國糧食超級產量大縣序列。

  科學發展特色產業。深化『政、院、企』合作,推進鮮食玉米『8品』戰略實施,建設了『青岡縣鮮食玉米品種研究所』,加快鮮食玉米新品種、新技術、新產品研發和成果轉化,解決了青岡縣種子研發的空白,全縣鮮食玉米種植面積發展到17萬畝,產量達到4億穗,加工企業發展到27家,帶動就業人數5000餘人,年實現產值6.5億元以上,探索實踐鮮食玉米幫扶產業四條路徑促農增收做法,被國家確定為2023年度考核評估典型經驗,並在國家級刊物鄉村振興雜志刊發。青岡縣先後被授予『全國中高端鮮食玉米生產示范基地』『全國鮮食玉米產業集群示范縣』『東北鮮食玉米生產第一縣』『全國鮮食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健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充分利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成果,組織開展了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數據修正試點,推進農村『三資』管理和產權流轉交易規范化運行,完成省農村集體產權交易平臺數據庫錄入工作,常態化開展『清化收』工作,不斷拓寬村集體增收渠道。大力推進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全縣開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面積達到160萬畝以上,佔耕地總面積的62%,其中,全程托管服務面積達到101萬畝,極大促進了生產方式轉變,促進了農業增產、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全面落實惠農相關政策。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完善產業聯農帶農機制,制定印發了《幫扶項目聯農帶農機制實施細則》,建立了農村人口常態化防返貧致貧檢測機制。嚴格落實生產者補貼、大壟補貼、耕地輪作補貼、大豆高油高蛋白等惠農補貼政策。開展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投保工作,完成總投保面積186.8萬畝,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覆蓋面逐步提高。

  隋旭盛表示,下一步,青岡縣農業農村局將進一步深化落實糧食單產提昇計劃,聚焦『五良』應用措施,全力提昇糧食綜合產能,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