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要聞

創新人纔培養模式 推動科技成果轉化

來源:綏化日報 2024-12-24 字體:

文/攝 全媒體記者 宋一楓 孫一博 劉華鵬

  12月23日,中共綏化市委宣傳部、綏化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綏化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科技局專場)。市科技局副局長孫紅旭就我市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孫紅旭說,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是科技成果順利轉化為新質生產力的關鍵,我市主要在以下三方面發力,積極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機制保障促轉化。立足我市產業發展需要,從政策體系建設入手,在市場化推動成果轉化上下功夫,提昇成果轉化能力水平。一是健全制度保障。制定印發《綏化市科技成果產業化行動落實方案(2022-2025)》《綏化市技術轉移示范機構認定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完善我市科技成果轉化政策體系。二是建強轉化機構。先後推動省農科院綏化分院、綏化市誠美盛世知識產權有限公司認定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填補我市技術轉移服務機構空白,推動我市技術轉移機構建設進一步發展。2024年,累計舉辦科技成果路演活動12場,累計發布科技成果4057項,推動轉化落地重大科技成果38項。三是培養轉化人纔。累計培育職業技術經理人39人,持續對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綏化分院、同信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等重點單位技術合同登記進行『一對一』指導服務。2024年,登記技術合同197項,成交額達到2.23億元。

  搭建平臺促轉化。我們以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共建創新平臺為牽引,促成需求與成果實現暢通對接,達成『研發——轉化——落地』模式,有效推動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為現實生產力。截至目前,全市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等各類科技創新平臺21家。比如,黑龍江東部節水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農業大學、黑龍江大學、東北農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保持緊密合作,打造了一支由多位農業專家帶頭,設施農業、農業自動化、計算機物聯網等高新技術人纔為骨乾的專業技術梯隊,先後申報通過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省級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科學家工作室。通過搭建創新平臺,企業有效地把科研成果轉化為適用性技術,成功獲取專利145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實用新型專利123項、外觀設計專利10項。

  實施攻關促轉化。我們加大項目指導力度,加強項目引導激勵,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纔鏈深度融合,實施了一批科技計劃項目,轉化了一批先進技術。域內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正在共同承擔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4項。比如,肇東星湖科技有限公司將其總部——廣東星湖科技公司與清華大學聯合攻關的『呈味核?酸二納高活性?法轉化清潔生產新技術』在我市落地轉化,實施的項目立項為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獲得省級資金支持800萬元;項目完成後,肇東星湖將成為國內首家以生物發酵法生產的核?為原料,采用高活性?法轉化清潔生產新技術生產呈味核?酸二鈉的企業,填補了多項國內技術空白及黑龍江省核?及核?酸類產品空白,形成玉米、淀粉、核?、核?酸產業鏈,有力地帶動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孫紅旭說,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創新工作方式,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持續完善成果轉化平臺建設,舉辦對接交流活動,使成果供需雙方能夠高效精准對接;持續加強轉移轉化體系建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育創建一批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培養一批既懂技術又懂市場的復合型人纔,有效活躍技術市場;持續營造良好創新生態,以組織實施成果類項目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打造競相投入、踴躍創新促成果轉化的新格局。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