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 全媒體記者 宋一楓 孫一博 劉華鵬


12月23日,中共綏化市委宣傳部、綏化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綏化市『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科技局專場)。會上,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朱瑞圍繞『聚焦提昇科技創新發展活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作主旨介紹。
朱瑞說,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綏化市科技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和視察黑龍江期間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的工作要求,聚焦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為綏化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貢獻科技力量。
圍繞產業結合實踐走出新路徑。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科技創新工作部署,召開了全市創新發展大會、全市科技大會、政產學研用合作交流大會。制定《中共綏化市委綏化市人民政府〈關於綏化市新時代推動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謀劃了玉米生物發酵、精細化工等14個重點發展、培育領域,建立了工作協調機制,統籌部門職能,開展實施關鍵技術攻關、研發投入提昇等9項行動合力抓好科技創新。2023年以來,全社會研發投入累計達4.76億元。
加快培育創新主體取得新成效。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指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增強重點產業創新活力,助力企業迭代昇級。對新注冊企業進行摸底調研,以自主知識產權為核心跟蹤培養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建立梯度型『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現入庫重點培育企業53家。2024年,開展一企一策精准靶向服務,指導109家企業通過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74家高新技術企業通過國家認定公示,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同比增長43.3%。
建設創新平臺載體探索新經驗。圍繞生物經濟、石化醫藥、機械制造等重點產業布局重要創新平臺,提昇產業創新能力。指導百恆石油、省農科院綏化分院兩家單位創建了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量增長到28家,同比增長7.7%;慶安源昇河等企業創建了省級新型研發機構,總量達到2家,全省第三;新和成、東部節水等企業與中科院專家團隊合作共建了科學家工作室,總量達到17家,全省第三;眾合鑫成、龍王食品等企業創建了省級產業技術研究院,總量達到6家;創建了環境催化與儲能材料重點實驗室,實現了我市省級重點實驗室『0』的突破。
成果轉移轉化水平實現新躍昇。強化應用型基礎研究,增強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能力,提昇轉化數量和應用水平,助力科技成果向科技化、市場化、商業化延伸,支橕新舊動能加速轉換。持續舉辦對接交流活動,嫁接轉化需求,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先後組織舉辦『匯智龍江』系列科技成果專場路演12次,同比增長200%;累計發布科技成果4057項,推動全市企業自主轉化或與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轉化重大科技成果38項,同比增長111.1%;登記技術合同197項,成交額達到2.23億元。健全技術轉移體系建設,推動誠美盛世知識產權運營有限公司創建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總量增長到2家,同比增長100%。
政產學研科技合作凸顯新作為。聚焦企業核心技術需求,搭建校企、院企合作平臺。編印我市科技創新政策指引實用手冊,引導加大研發投入,增強企業轉型競爭力。組織生物發酵、食品精深加工等領域20家企業先後前往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哈商大食品學院進行現場洽談對接。推動新和成與省科學院微生物所專家團隊達成研發合作,促成龍王食品、象嶼金谷等企業分別與中國農業大學、天津大學達成科技合作。截至目前,累計促成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達成產學研合作39項,增長34.5%。
關鍵技術攻關能力展現新活力。結合我市『4106』現代化產業體系,指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推動開展技術攻關,爭取科技項目立項支持。安達博源泰化工立項中央引導地方項目,爭取資金支持70萬元;青岡龍鳳玉米、慶安中桂制藥立項省重大科技成果產業化項目,共爭取資金支持850萬元;天有為、新和成等5家企業立項省重點研發項目,爭取資金支持2650萬元。2024年,累計爭取各類科技項目立項支持3570萬元,較上年增長246.6%。
朱瑞最後說,市科技局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市委重大決策部署,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全面提昇三次產業,調整產業結構,努力把科技創新『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增量』,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綏化新篇章作出更大的科技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