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海靜
『嘎嘎……嘎嘎……』深秋的草原上,一個青年抱著一只大白鵝,大鵝像個孩子一樣趴在他的懷中,身後是一眼望不到邊的鵝群。他就是明水縣通達鎮80後返鄉創業青年張學良。
『這鵝從小巴掌大到現在的十幾斤,我一直都沒離開過它們,所以我怎麼抱都行。』張學良對著滿臉疑惑的參觀者說。
順著他的目光,走進了通達鎮工農村大鵝養殖基地,滿樹林的大白鵝,『嘎……嘎……嘎』地『唱』著歌,放眼望去,草原上還有8000只的大白鵝在自由撒歡。
『這是今年養殖的第二批鵝,林下養殖,草原放牧,吃螞蚱、青草,喝露水,純綠色生態鵝。7月29日進雛,由於今年氣溫影響,到目前成活率90%。』張學良望著這些鵝,滿臉欣慰地介紹。
一個80後大學生,為什麼返鄉創業養大鵝?
張學良,土生土長的通達鎮人,大學學的是音樂專業,畢業後沒有循規蹈矩的上班,而是在大城市做過酒店管理,當過銷售總監,自己也開過公司做了老板,最後他返鄉創業選擇養殖之路。
『我於2022年7月開始考察大鵝養殖項目,10月底場地動工,2023年5月6日進第一批鵝雛。全年養殖兩茬商品鵝,生長周期75天,這一年養鵝掙了10萬元。今年是第二年養殖,所有的東西都順手,經驗也豐富了。為了更好的預防鵝疾病產生,自己給鵝做皮下注射,也學會了解剖鵝。今年第一批鵝5000只掙了13萬多元,第二批8000只,估計也能掙20萬元。』張學良面對前來場地『取經』的外地朋友坦誠地介紹著養鵝經驗。同時,他也每天開直播,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廣大網友,並為其答疑解惑。
很多人問張學良,從繁華的大都市回到這面朝黑土的農村,你後悔嗎?他的回答是否定的。
『我從未後悔回到家鄉,這是生我養我的地方。今年我幫助了村裡的一些老年人購買鵝雛和養殖設備等,並把這兩年多的養殖經驗教授給他們,幫他們增加收入。我還有一個願望是在自己做好養殖的同時,還能幫助一些像我一樣返鄉創業的人們增收致富,這就是我的願望。』張學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