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安
銀白的月光灑在中秋節的宴席上,那晚,我們一家人圍坐在老屋的院子裡,桌上是母親親手制作的月餅和一壺溫潤的茶。月華如水,似乎在傾訴著千言萬語,它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的中秋,見證了無數家庭的團圓和離別。
老屋的瓦片在月光下呈現出沈靜的藍灰色,這種色彩與滑入我口中的普洱香氣相得益彰,讓人沈浸在一種難以名狀的安心之中。院子角落的桂花樹,在習習的晚風中,輕輕地搖曳,散發著陣陣幽香,這香氣與月餅的甜膩相結合,給這個中秋夜增添了一份獨特的味道。
月亮是這個夜晚的主角,它圓圓的臉龐,無聲地俯視著這個世界。我望著它,思緒隨著它的柔和光線飄得很遠很遠,遠到我記憶中那些已經模糊的中秋節。小時候,我們總會在這一天回到爺爺奶奶家,那時的月餅還沒有現在這麼花樣繁多,但每一口都顯得格外珍貴。我們孩子們會爭著要最大的一塊,而爺爺總是會偷偷多給我們一些,他的眼中總是溢滿了疼愛。
母親開始忙碌著准備晚餐的時候,父親就會帶我們去附近的池塘邊放河燈,祈禱著家人的健康和平安。池塘的水面在暮色中閃著波光粼粼,河燈隨著水流緩緩漂遠,我們的心似乎也隨它一起被帶到了遠方。那時候,中秋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它是一種家庭團聚的儀式,是一種傳統與情感的傳遞。
時至今日,許多習俗依舊被保留下來。家人們還是會在中秋這天聚在一起,桌上的菜餚比往年更豐盛,可那份最初的簡單與純粹卻似乎有些淡化。我們忙著拍照,發朋友圈,流連於虛擬世界的點贊與評論,卻往往忽略了身邊人的感受。
我喜歡中秋節的這個時刻,當大人們都在屋裡忙活,我便一個人走到院子裡,靜靜地看著月亮。月亮好像也在回望我,它那古老的光芒照亮了我對家的思念,也照亮了我對未來的憧憬。我想起了那些離鄉背井的日子,在外面漂泊求生,每每孤單一人時,就會想起故鄉的月亮,它像是連接我和家人的一座橋梁,無論我走到哪裡,只要抬頭,就能感受到家的存在。
月光下,我看著父母漸漸蒼老的面容,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感覺。他們的臉上刻著歲月的痕跡,可眼神依舊溫柔如昔。我開始意識到,中秋節不僅僅是團圓,它還是傳承,是老一輩對新一輩的情感傳遞,是文化的延續。
吃著母親做的月餅,那熟悉的甜香味道讓我心裡充滿了溫暖。月光下的宴席,讓我們一家人的關系更加緊密,雖然我們可能會因為各自的忙碌而疏遠,但在中秋這一夜,我們的心再次靠近,彼此的溫度能夠互相感受到。
故鄉的那一抹月光,它不僅僅照亮了我的記憶,更照亮了我對家的理解。每當我一個人在外地過中秋,我都會在陽臺上放一杯茶,讓月光灑在杯中,仿佛這樣就能與家人一起共飲。即使不能團聚,月亮也成為我們共同的約定,它默默見證著我們的承諾,不管身在何方,心中的牽掛如月光般永遠不變。
月色漸濃,宴席散去,我們各自回到房間,而我選擇在月光下多留一會兒。月光如水,靜靜地洗滌著我的心靈,讓我感覺到了一份寧靜和滿足。在這個特殊的夜晚,故鄉的那一抹月光,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前行的路,告訴我,不論世界如何變遷,家的溫暖永遠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