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偉建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那輪皎潔的明月高懸在夜空中,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游子歸家的路。而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我的思緒總會不由自主地飄向遠方,飄向那魂牽夢繞的故鄉,想起故鄉的土月餅,那是我兒時最美好的記憶,也是我心中永遠無法割捨的鄉愁。
那時候,中秋節對於我們這些孩子來說,簡直就是一場盛大的狂歡。中秋節的前幾天,整個村子都彌漫著一種喜慶而忙碌的氛圍。母親也會早早地開始准備做月餅的原材料。她總是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村裡的磨坊,挑選最上等的面粉。那細膩的面粉,在陽光下閃爍著潔白的光芒,仿佛承載著母親對這個節日的滿滿期待。自家雞下的蛋,圓潤飽滿,那是母親辛勤勞作的結晶。還有新鮮的糖和油,每一樣材料都經過母親的精心挑選,因為她知道,只有最好的材料,纔能做出最美味的月餅。
原料准備好後,母親就會在廚房中忙碌起來。她熟練地將面粉倒入盆中,加入適量的水和雞蛋,然後開始和面、揉面。母親的雙手仿佛有魔力一般,那原本松散的面粉在她的揉捏下,漸漸變得光滑而有韌性。她專注地揉著面,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但臉上卻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常常會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母親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接著,母親會將揉好的面切成小塊,一一?成圓餅。每一張餅皮都?得薄薄的,透光可見。那時候的我,總是忍不住伸出小手,輕輕地觸摸那柔軟的餅皮,感受著母親的辛勤付出。
然後,母親會精心調制餡料。有時候是甜甜的豆沙,那是母親提前將紅豆煮熟,然後用石磨磨成細膩的豆沙。有時候是咸咸的蛋黃,那是從自家養的鴨子下的蛋中精心挑選出來的。母親會將餡料包入餅皮中,然後輕輕地將餅團壓制成圓餅形狀。看著一個個小巧玲瓏的月餅在母親的手中誕生,我的心中充滿了喜悅和期待。
當月餅做好後,母親會將它們放入巨大的烤盤中。烤箱裡的火光映照著月餅,它們仿佛在火光中舞動。那溫暖的火光,照亮了母親疲憊卻又滿足的臉龐,也照亮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次烤好月餅後,母親總是會先給我拿一個。我拿著熱乎乎的月餅,輕輕地咬一口,甜蜜的餡料立刻在口中散開。那甜蜜不僅僅是餡料的甜,更是母親的關愛和家鄉的味道。那一口口的月餅,飽含著母親對我們的深深愛意,也承載著我們對家鄉的無盡眷戀。
如今,雖然市場上各種各樣的月餅應有盡有,包裝精美,口味繁多。有奢華的禮盒裝月餅,有創意十足的新式月餅,但我最喜歡的依然是故鄉的土月餅。每年中秋節,我都會特意回家,品嘗母親親手做的土月餅。當我踏上故鄉的土地,那熟悉的氣息撲面而來,仿佛在歡迎我這個久別歸家的游子。走進家門,看到母親忙碌的身影,我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母親依然會像小時候那樣,為我准備好土月餅。我拿起一個月餅,仔細地端詳著。那朴實無華的外表,沒有華麗的包裝,卻有著最真摯的情感。我輕輕地咬一口,那熟悉的味道瞬間在口中彌漫開來。還是那酥脆的外皮,還是那香甜的餡料,還是那濃濃的家鄉味道。
土月餅,它不僅僅是中秋節的美食,更是我故鄉的記憶,是我對家鄉的深深眷戀。它承載著母親的關愛,承載著家人的團圓,承載著故鄉的風土人情。在這個喧囂的世界裡,土月餅就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心中最柔軟的角落。無論我走到哪裡,無論歲月如何流轉,那故鄉的土月餅,那濃濃的鄉愁,永遠都不會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