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鑫
月光如練,灑滿了宋時的庭院,銀輝與桂香交織成一幅溫婉的畫卷。在這團圓的中秋之夜,纔女李清照與夫君趙明誠,漫步於自家的小徑上,他們的腳步輕盈而默契,仿佛每一步都踏在了歲月的柔軟之處。今夜,他們不為賞月而來,卻為那不經意間闖入眼簾的滿樹金黃——桂花,停下了腳步。
桂花,這秋日裡的精靈,不似春花之妖嬈,不若夏荷之清麗,更非冬梅之傲骨,卻以它獨有的方式,靜靜地綻放在枝頭,散發著淡然而持久的芬芳。李清照望著那一簇簇細小的花朵,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愫。她輕聲對趙明誠說:『你看這桂花,雖無艷麗之色,卻自有一番風韻,淡然而不失高雅,恰似你我之情,不需張揚,卻深藏於心。』
趙明誠聞言,微微一笑,眼中滿是溫柔與贊賞。他輕撫過李清照的發梢,仿佛也在品味這份淡雅與寧靜。兩人相視一笑,繼續漫步於桂花樹下,任由那細碎的花瓣隨風輕舞,偶爾落在肩頭,更添幾分詩意與浪漫。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李清照心中默念著,這不僅僅是對桂花的描繪,更是她內心情感的真實寫照。她的一生,經歷了從繁華到落寞,從甜蜜到苦澀,卻始終保持著那份淡然與堅韌。桂花雖小,卻能以其獨特的香氣,流芳於世,這不正是她所追求的嗎?
『何須淺碧輕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她輕聲吟誦,聲音裡帶著幾分自豪與堅定。在李清照看來,真正的美麗,不在於外表的華麗,而在於內心的豐盈與純粹。桂花雖無牡丹之富貴,無桃花之妖艷,卻以其獨有的香氣,贏得了世人的贊譽,這便是它的不凡之處。
『梅定妒,菊應羞。』她繼續吟詠,想象著梅花若見桂花之姿,定會心生嫉妒;菊花若聞桂花之香,亦會感到羞愧。這不僅僅是對桂花之美的贊美,更是對世間萬物的一種深刻洞察。每種花都有其獨特的韻味與價值,無需相互比較,更無需爭強好勝。
『畫闌開處冠中秋。』當李清照的目光掠過那雕花欄杆,只見桂花樹下,月光與花影交相輝映,仿佛整個世界都被這淡淡的香氣所包圍。這一刻,她仿佛置身於一個夢幻般的世界,所有的煩惱與懮愁都隨風而去,只留下心靈的寧靜與安詳。
『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她輕輕嘆息,似是在為那些未曾發現桂花之美的文人墨客感到惋惜。然而,轉念一想,或許正是這份『不被見收』的遺憾,纔使得桂花更加珍貴與獨特。它不需要世人的贊美與追捧,只需靜靜地綻放於枝頭,便能散發出屬於自己的光芒。
隨著夜色漸深,李清照與趙明誠緩緩回到屋內,但那份由桂花引發的情感與思緒,卻久久未能平息。她提筆蘸墨,將今晚的所見所感化作了一首《鷓鴣天》,字裡行間充滿了對桂花的贊美與對人生的感悟。這首詞,不僅是對桂花之美的頌歌,更是李清照內心世界的真實寫照,它跨越了千年的時光,依然能觸動每一個讀者的心弦。
在這個中秋之夜,李清照與桂花之間,仿佛建立了一種超越時空的默契與共鳴。她以筆為媒,以心為紙,將這份獨特的情感與體驗,永遠地鐫刻在了文學的殿堂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