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寒地『金豆』變身網紅冰淇淋 黑土『優品』激活全鏈新動能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8-27 字體:

□ 全媒體記者 牟莉娜 孫妍 那小彤
 

2024年8月14日,俄羅斯小游客在黑龍江東北虎林園品嘗大豆冰淇淋。

  

  『早就聽說了黑龍江的大豆好,這次嘗到了大豆冰淇淋,果然名不虛傳。』近日,黑龍江省東北虎林園入口處的綏化龍王大豆冰淇淋銷售異常火爆,排了近十分鍾纔買到大豆冰淇淋的河南游客王女士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入口綿密,豆香醇厚,吃著放心,一家老小都能吃,必須點贊!』王女士一邊誇贊一邊豎起大拇指。

  『我們的大豆冰淇淋用來自中國大豆核心產區之一的我市的精品大豆作為原料,在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郭順堂教授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研發而成。』黑龍江省農墾龍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總監李宜菲告訴記者:『通過特殊技術和工藝,實現了去腥味、去脹氣、去反式脂肪酸、去嘌呤等關鍵技術突破。』

  篩豆、脫皮、去臍……一顆顆金黃飽滿的大豆在龍王食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經過清洗池再從傳送帶上滾落——前後經過16道工序後完成『華麗轉身』,變成了一支支冰涼可口的『大豆冰淇淋』走入大眾視野。

  據了解,2023年龍王大豆冰淇淋剛上市時全年銷量在15萬支左右。今年,龍王大豆冰淇淋預計年產量將達到200多萬支,高峰時一天的銷量就達到了2萬支左右。大豆深加工正成為促進龍王食品轉型發展的新動能,不起眼的『一顆豆』,成為了『一條鏈』。

  創新驅動   政產學研賦能增效

  近年來,我市聚焦做強農產品精深加工,從『新』字上下功夫,在延伸大豆產業鏈方面不斷發力。2024年7月,北林區政府與中國農業大學、龍王食品舉行合作簽約儀式,進一步夯實了我市『政校企共建、產學研融合』的發展路徑。

  『龍王堅持以技術創新驅動為引領,與中國農業大學、江南大學、東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大豆育種、種植、產品開發等研究,在大豆育種與種植、精深加工上不斷取得新突破。』李宜菲說。

  產業鏈條向哪裡延伸,精深加工如何破題,科技是關鍵變量。做好『頭部』農產品的特色化增值空間和『尾部』精深加工的增值文章,需向科技借力。龍王與省農科院綏化分院聯合成立『黑龍江省大豆生產與加工產業技術研究院』,自主培育綏農119大豆品種,最高畝產突破275公斤;打造食品科技產業研發中心,設立中農大教授工作站,開展大豆食品、植物蛋白加工和應用新技術以及乳成分分離加工新技術的研究。研發昇級大豆冰淇淋、豆渣蛋卷、有機豆乳等20餘種大豆深加工產品。農產品從『田間』到『車間』再到『舌尖』,科技的力量無處不在,小小豆莢變成了一款款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潮品。

  龍頭輻射  聯農帶農壯大主體

  農產品精深加工作為構建鄉村產業鏈、價值鏈和利益鏈的關鍵環節,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支橕。綏化市堅持把農產品精深加工作為促進農民增收的有力抓手,把發展壯大農業龍頭企業作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關鍵支橕,以龍頭企業引領帶動農產品精深加工產業鏈集群發展,進一步提昇農產品加工轉化率,讓優質農副產品在綠色發展之路上加足馬力。

位於海倫市紅光農場的龍王有機大豆種植基地
 

  以龍王食品為排頭兵的諸多大豆深加工企業打造品牌矩陣,從豆種的種植,到豆制品加工、成品銷售和品牌打造的產業鏈正在不斷完善。黑龍江省農墾龍王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奕迅說:『龍王探索「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與農戶簽訂大豆購銷合同,高於市場價回收大豆,每年約為7000餘農戶增收3500萬元。』龍頭企業不僅促進大豆產業發展,還輻射帶動了周邊縣區的農戶增收,暢通農業經濟循環的助企惠農新路徑正在逐步形成。

  拓鏈強鏈  助推產業精深加工

  『豆』香也怕巷子深。隨著大豆產能的不斷提昇,綏化市多措並舉推進大豆品種培育、生產、加工、品牌、營銷等全產業鏈建設,助力農業加工企業增建廠房、優化生產線,擴張規模、闖拓市場,一批批農產品加工企業奮勇爭先闖市場創效益,開拓農特產品市場的步伐越走越堅實。

  一顆大豆能產生多大的價值?龍王食品的發展數據給出了答案:2023年,企業全產業鏈實現營收2.8億元,2024年,預計全產業鏈實現營收5億元,企業累計營收超40億元。

龍王數字化車間管理平臺上,生產進度、產品質量分析清晰分布。
 

  農產品精深加工一頭連著農業、農村,一頭連著工業、市場,是鄉村振興、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橕。如何讓寒地『金豆』發揮出更大的潛力?『從消費者需求著眼提供供給。』綏化市農業農村局鄉村產業發展科尤銀玲科長說:『要利用精深加工這把「金鑰匙」打開農產品市場的大門,以轉方式調結構為主線,以政產學研用為抓手,著力提昇農產品附加值,打造產地加工產品品牌效應,增強企業競爭力,輻射帶動農民增收,進一步推動區域經濟發展。』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