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女兒情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8-26 字體:

李延
 

  有一首聽了多年的名曲叫《女兒情》,曲子有很多版本,深情委婉的曲調山泉般流淌進心海,感覺整個人都寬闊湛藍,常被優美的音律感動到熱淚盈眶。我感覺那不是簡單的音符,而是隨著心髒跳動的情感永遠不枯不竭,這份情就是深似海的血脈親情。

  2024年初大家還沈浸在新年的喜悅裡,突然接到大哥有病的消息,我趕回家鄉看望他。纔過60的人已滿頭白發盡顯蒼老,躺在床上不停輸液,心裡一陣酸楚眼淚在眼圈打轉,怕他有心理壓力,我和侄女只說著安慰的話。我們都是獨生子女家庭,侄女大學畢業留在省城工作,他退休後也隨女兒移居省城生活。

  侄女24小時在床前無微不至的照顧還要面對各種突發事件,眾多的不確定性讓她身心俱疲。她畢竟還是個沒有經歷過風雨的孩子,看著她單薄的身影樓上樓下跑很是心疼。可對這個自小弱不禁風的侄女刮目相看的還是她對大哥的關愛,那是女兒對父親的恩慈,也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讓我感動。

  看她把藥粒碾碎,把水和粥吹涼,把便盆放在床上,不停的問候,24小時守候床前無微不至的照顧感動了同屋的病友,大家都紛紛伸出援手給予幫助。最讓我欣慰的是我家的女兒不但都品學兼優也這麼孝順,感恩的同時也為她們懮慮,他們上有老下有小的要面對生活工作雙重壓力,必須堅強起來扛起多難的人生。過去那個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大小姐,此刻在錯綜復雜的事物面前目光是那?的堅定且炯炯有神。是的,她沒的選擇,她必須堅強。大年初二,大侄女寧和妹妹從省城開車去遼寧看望母親,疫情這幾年母親沒有來深圳過冬天。看著妹妹拉著年逾八十的母親的手走在街上,溫馨的畫面讓我激動得淚眼朦朧。這是不是人間最美的情,我不敢斷定。可我知道這是最偉大的,且世間無任何東西可替代的就是這份血脈親情。親情裡有責任也有無私的付出和給予,沒有任何東西能阻礙它心心相牽,恩情滿滿。從妹妹的背影透出侄女們的身影,我深知其無法評估之重注定了它的美和她們的美。是血脈承襲著滾燙,是世間唯一永恆的溫度。怎是一個簡單的『美』字能說的透的呢?

  三月,大哥在北京醫大手術當天我和妹妹起早搭深航中午趕到北大醫院。到醫院半小時左右就推進了手術室,我們滿含淚水看著手術室厚重的門關閉,那麼的無情和冰冷。

  似乎有一種無形的東西牢牢系緊心髒,牽掛與恐懼絲絲縷縷的撕扯起疼痛。這門就是隔離親人的牆,裡面是血雨腥風接受生死考驗,外面是焦躁不安在煎熬中期盼。

  我們三人整整在門前守候七個多小時,這扇門開了也聽到醫生喊他的名字。看見推出的床邊掛著半袋血漿而直接又進重癥監護室,又一道門把我們隔開了。直到第二天早接到醫院電話說能回普通病房了我們懸著的心纔放下,像餓了幾天一樣在早餐店一陣狼吞虎咽。

  想起我們兄妹六人小時候雛燕般生活在一個屋檐下,快樂的時光是那麼讓人留戀。那是個貧困的年代,哥哥們早早參加工作挑起家庭重擔,清苦的八口之家過著平淡歡樂的生活,那份樂是發自內心的沒有任何瑕疵的純粹。如今幾十年過去了,我們一個個羽翼豐滿飛出窩也品盡生活個中滋味,回首一顧,只有血脈親情最堅實也永遠不會寒涼。這就是一盞有著溫度的心燈,苦痛分享,相互照亮,兄弟姐妹手挽手往前走。沿途中,路過的各種風景裡都沒有了孤獨。

  命裡注定的一份牽掛讓你無力放下。一個電話問候,郵寄點物品安慰,可也總彌補不能陪伴身邊的遺憾。我的老媽媽還生活在東北,總能讓我們兄弟姐妹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可生活總有這樣那樣的不如意,不能做到完美也許就是人生的原本,因為這份深情貫穿生命始終。這人間的情啊!是不是只有親情最真最暖?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這一根藤上瓜的愛是相互之間從內心自然湧出的,是任何東西無法替代的。如大地上涓涓河流不息不枯,無論何時回頭都在原地守候你,快樂著你的快樂,懮傷著你的懮傷。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