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一顆露珠的宿命

來源:綏化日報 2024-08-12 字體:

風凝
 

  行走在林蔭道上,水聲潺潺,鳥鳴悠悠,晨霧茫茫。樹葉、花瓣、草尖,小心翼翼地捧出晶瑩的朝露。

  露,乃天地之聚,自然之凝,生就一身超凡脫俗的氣質。它趁著夜色,從你看不見的水蒸氣開始一星星、一點點地積累,直至晨曦慵懶地傾瀉而下,路過的人纔發現露珠初上的痕跡。一顆顆露珠,亮晶晶,圓滾滾,大小不一,每一顆都有著一個屬於自己的小世界。樹葉上的露珠,以勝利者的姿態俯視著整座山林;花瓣上的露珠,自在安然地沈浸在斑斕而又芳香的花海;草尖的露珠,自信地跳著靈動的舞,似乎並不擔懮自己會失足跌落。行走在朝露遍布的山野間,伴著早醒的鳥鳴與蟲唧,內心充盈著一種無法言說的感動。只是用不了多久,露珠或伴清風搖落,或隨暖陽蒸發,或成為鳥兒、蟲兒生命的甘霖,總歸要消失在你的視線裡。

  入夜,去河邊漫步,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清風蕩漾,樹影婆娑,月亮在雲層中穿行,月光在碧波上隱現。皎皎月色中,起伏的山巒勾勒出墨黑的輪廓,宛若一幅巨大的壁畫鑲嵌在河岸之上,大氣磅礡。無論是朦朧的一彎新月,還是明朗的一輪滿月,有月的夜總是迷人而溫情的。老一輩人將關於月的傳說講了一遍又一遍,孩子們百聽不厭且深信不疑,邊聽邊抬頭仰望,那雙靈動而澄澈的眸子裡是閃著光的。有時候,我會擔心月亮在某段時光裡隱去,自此銷聲匿跡。然而,年年歲歲,它就那麼明晃晃地懸在廣袤的蒼穹,亙古不變地灑下清輝。這個時候,露珠又從你看不見的水蒸氣開始一星星、一點點地悄悄聚集,醞釀著新一天的晶瑩。

  直至某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急雨讓氣溫驟降,露珠搖身一變,化成了霜花,附著在大地山川。每一片霜染的葉子都寫滿了故事,鉛華洗盡,終究會歸於平淡,走入清寂。這霜花,催促樹上的葉子接受凋零的宿命,催促北方的候鳥做好南渡的准備。草木傾其所有,留下濃墨重彩,成就一幅斑斕的油畫,這是葉再同枝做最後的告別。多情的蘆花隨風搖曳,熾烈的紅楓燃燒著生命的決絕,萬壽菊、姜絲辣,悄悄醞釀著,等待一根根剔去花瓣的時刻。看似是一個又一個繁華的結束,實則是萬千生命對歲月的道別。

  屋檐上的霜花,散淡、閑逸,打著哈欠、伸著懶腰,毛茸茸、亮晶晶,一副睡眼惺忪的模樣。青的瓦,白的霜,青中泛白,白裡含青,透出幾分古朴、雅致。這個時節,可以透過老屋玻璃窗上的霜花,看小院裡的雞鴨鵝狗、豬馬牛羊,可以趴在窗前用手指作畫,畫日月星辰,畫花鳥蟲魚,甚至將自己的手掌和臉蛋兒印上去,也可以去山間走走,感受草木搖落露為霜的濃濃秋意。這霜花,不似晨露的濕潤,不似雪花的寒冷,將其置於掌心,脆生生、沁涼涼,瞬間又化為了一顆珠露,令人怦然心動。

  太陽昇起來了,向陽的一面,銀光閃爍;背陰的一面,暗影迷離。霜花很快便會改變存在的方式:或昇華為水蒸氣,或融化成小水滴,好像從未出現過,又好像一直都在,從不曾離開。

  這,大概就是一顆露珠的宿命吧。就像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四季會輪回,候鳥會遷徙。即便如此,每一個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都在認真地生活,不是麼?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