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李欣楊
過去的明水縣雙興鎮雙利村是典型的農業村,種莊稼靠天吃飯,而今,這幅景象已被徹底改寫,雙利村以鄉村旅游為筆,繪就了一幅生態宜居、產業興旺的田園詩畫圖景。從大家眼中的『窮鄉僻壤』到如今休閑旅游的『不二之地』,雙利村闖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新路子,端起了『生態碗』,吃上了『旅游飯』,先後榮獲國家森林鄉村、黑龍江省美麗家園、黑龍江省百強村等榮譽稱號,文旅小鎮今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被國家文旅部確定為『四季村晚』示范點。
『雙利村發展旅游行不行?我們這有「鳳凰」的傳說,還毗鄰縣城,距離哈市、大慶、綏化都不到2小時,發展土味十足的鄉村旅游一定能行!』發展思路已經明確,然而擺在面前的首要任務是改善村容村貌,從『窮髒差』變成『綠富美』,始終是村黨總支和全體村民的美好願景。通過抖音、快手了解,外地有很多村屯靠發展鄉村旅游火起來,不但村民掙了錢,集體收入也增加了。雙利村看到了機會,於是籌措資金聘請專業機構編制文旅產業發展規劃,大力開發農家樂、采摘園、農耕體驗、休閑民宿等特色產業,著力打造主題突出、特色鮮明的鄉村旅游聚集地,吸引縣城及周邊群眾前來休閑觀光、旅游度假。
思路已定,最大的難題是資金和群眾的意願。在統一認識上,村黨總支不怕跑斷腿、磨破嘴,一家一家面對面發動,並及時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提昇村民思想認識,最終全體村民一致同意發展這項富民強村的文旅項目。在引帶群眾上,聚焦打造一個景區、帶動一批產業、活躍全村經濟、實現全員增收350萬元,其中僅棚室采摘就帶動全村增收87萬元,蒲公英茶文化園安置就業30人,實現增收36萬元。在資金籌措上,村乾部帶著發展規劃多次到縣裡相關部門匯報工作、暢談想法,靠著這股韌勁征得理解支持,先後共籌集資金3000多萬元。有了這筆錢,雙利村發展文旅產業的信心更足了。
在雙利村黨總支看來,鄉村旅游不僅是土房、果樹、小溪、特產、采摘和農田,還應該在休閑、運動、康養、文化、民俗等方面做文章,只有特色突出,纔能留住游客。基礎設施方面,雙利村建設了1400平方米的明水記憶展覽館、700畝的蒙元風情園、500平方米的懷舊童趣式游樂園等主題景觀;仿照過去老民房建設模式,建成民宿20棟,日可接待2000人以上;並投資800萬元建設初級雪道和雪地趣味場地、室內垂釣等項目應有盡有。在這裡,游客可以參與農耕體驗,感受傳統農業的魅力;可以漫步在明水記憶展覽館,通過一件件老物件穿越時空,感受東北農村的歷史變遷;可以入住特色民宿,體驗『牆上糊報紙、炕上鋪糜席』的淳朴生活,或是仰望星空,享受露營的浪漫;還可以在四季變換中,體驗從夏日采摘到冬日滑雪的多樣樂趣,讓每一次旅行都成為難忘的記憶。近兩年,雙利村還成功舉辦了綏化市秋收(壽)節明水分會場、冰雪嘉年華、文旅小鎮啤酒節等特色主題活動,進一步擴大雙利村域外影響力和知名度。
目前,雙利村鄉村旅游已經粗具規模,成為哈爾濱、大慶等地游客自駕游、親子游的重要目的地和網紅打卡地。近三年來,共接待游客41.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340.6萬元。下一步,雙利文旅小鎮將繼續紮實推進文旅融合,讓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真正成為游客的現實感受,構建多點開花、多產業融合的鄉村旅游格局,為鄉村振興注入更多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