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8月6日訊(李瑞白 全媒體記者 孫一博)近年來,慶安縣以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為牽動,不斷提昇種植基地標准,培育壯大加工企業,打造農業品牌。以發展特色專品定制、發展大宗集團定制、發展信息網絡定制、發展『小菜園』定制的四個定制,積極探索農業發展新模式。目前,定制模式面積50萬畝以上,定制農業產值達到15億元以上。
慶安農業定制模式圍繞突出農產品特點、農產品市場開展,以縣域內235萬畝『兩品一標』認證基地為基礎,以農業企業為依托,采取『生產加工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綠色水稻、有機水稻、富硒水稻、專品鮮食玉米等特色專品定制,按照企業標准種植,企業定價回收,全縣19家稻米龍頭企業特色定制面積達20萬畝,大晟金秋、金豐公社、北京唯田等鮮食玉米加工企業發展專品鮮食玉米定制農業面積2萬畝。在市場方面,以稻米產業為重點,與域外高校、企業、社區等開展合作,按照客戶品牌需求,以定制的方式提供慶安優質大米,建立長期穩定市場供需關系,全縣發展大宗集團定制面積30萬畝,慶安縣雙潔米業與清華大學、中國地質等北京各大高校合作,直供優質大米5000噸以上;博林鑫農業集團與蘇州社區開展合作,年銷量3000噸以上。同時通過『五谷雜糧』下江南活動,與南京大學、浙江外國語學院等高校簽訂訂單,開展集團定制農業。
在迎合消費者需求方面,借助現代化信息手段,開發『我在龍江有稻田』小程序,以『稻田訂制+農文旅產融+數字私域+主動健康』模式,開展以定制稻田為切入點,購買者可定制『我在龍江有稻田』項目,獲得雙有機認證大米120斤,按月郵寄到家。同時還可享受『1+3+1+2』的文旅產融服務,以定制土地為『1』個核心,三天兩晚龍江文旅游、慶安農旅游、稻米產業游『3』游為抓手,並搭建『1』個招商、合作、對接、洽談平臺,享受數字私域、主動健康『2』個服務。截至目前,共有1500人定制『我在龍江有稻田』項目,項目帶動當地農戶410戶,實現戶均增收2萬元。
在探索增收途徑方面,慶安充分利用近郊優勢,發展城市農夫·有片『田』定制農業,市民可通過微信搜索『綠鄉田』小程序線上進行認領,並進行種植計劃定制,享受種植體驗、采摘體驗、研學體驗、親子互動、果蔬配送、農民管家等服務。目前,9000平方米小菜園已全面被57位市民認領種植。
下一步,慶安縣將繼續依托縣域農業基礎,充分挖掘農業發展潛力,在保障農產品安全供給的前提下,在市場供需關系上持續發力,按照市場需求,大力發展定制農業,推動農業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