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成大,1967年生於遼寧蓋州望兒山下,作品散見《詩刊》《星星詩刊》《詩歌月刊》《詩潮》《草堂》《詩林》《草原》《北京文學》《天津文學》《山東文學》》安徽文學》《新華文摘》等刊物,曾獲詩刊社、星星詩刊社征文獎,作品被收入中國年度詩歌等重要選本。
鳥巢在乾淨的樹上做夢(組詩)
鳥巢在乾淨的樹上做夢
松樹只剩下了一棵,松針越磨越鈍
有樹枝止步於陳年的雷電
疤痕處有松脂生成
石桌石凳未能逾越樹蔭,紋路淺淡
模糊了一盤殘棋
鳥鳴飄進巷子,杏花探出牆頭
芄蘭的白漿尚未溢出
鐵匠鋪坐落於風箱與焦炭之上
從敲打到敲打
年老的匠人緩慢地從燒紅的鐵塊中
抽出鐮刀、斧頭
柳條筐起了霉斑
進山的人重逢煙雨草藥和蘑菇
更高處山羊走動
誰又能說它們不是一坡達子香花
鳥巢在乾淨的楊樹上做夢
星辰多麼整潔
今晚,我在不抽絲的月光裡,回到了
十二歲
戲水的人活成了另外的浪花
暴雨過後,流水亂竄
一條河恢復了生機與活力
瀑布轟響
戲水的人們活成了另外的浪花
卵石車輛和各色衣服分攤了河灘
岸邊的玉米棵子矮小、瘦弱
抖落頭上的水珠,靜靜地灌漿
風吹過,沒想到它們以那麼小的力氣
牽出那麼大的秋天
山勢突兀、高聳
午後的陽光使眾峰呈赭紅色
植株低矮,柞樹換成了亂石
羊群下山,群山晃了晃
安靜下來
誰一捆一捆動了我的鄉愁
借一畝水田
安置我的白鶴蘆葦蛙鳴和稻粒
借一段遼河
安置我的水車舟楫中年之血和命運
走近你需要剝開層層稻香
但現在,秧歌養育在一粒稻種中
南風料峭,尚未翻出人間河蟹
有人搬動巨大的稻草垛
像是誰一捆一捆地動了我的鄉愁
陽光恰如其分
遼河大平原不帶一絲褶皺
被清水流經的人,沒有一星晦暗
旅途上的小鎮
煤礦、黏土礦、石灰石礦、水泥廠
大工業噴雲吐霧,幾條小街縹緲如
仙境
附近的山民扶直落葉松、采來松蘑
人工栽培的人參蘊含了多少藥性
叫田師傅的人已不知去向
或下礦去了,或進山采藥去了
扔下一個空空的地名,交由雲與紅葉
我只是一個匆匆過客,像一頭獾子鑽出濃霧
依然沒有擺脫『弟子』這條尾巴
黃澄澄待割的稻子
仿佛誰家的金子結束了生長期
城外的太子河一寸一寸流過
既沒有測出深秋之深,也沒有量出
遠方之遠
害羞的人,在美好的地方
我和深秋一同抵達,剛剛好
再晚一步,北風將修改洋湖溝的一切
眾神將卸妝
風吹浪湧,它們分別歸屬於喬木和
灌木
翠綠、深黛、明黃、橘紅、火紅
分別歸屬於櫟、柞、白臘、核桃樹、楓
——它們持有大劑量的霜
摻雜交錯、層林盡染
清泉翻過巨石,就是青苔和紅帆船隊
風吹過,又一波蝴蝶回到人間
在洋湖溝
每一棵樹都極盡全力掏出身體裡的火
這個初戀般美好的地方
害羞的人,一次次加深它的紅
(洋湖溝,遼寧本溪著名賞楓景區)
時光絲滑
稀疏的草木,乾涸的溪流,突兀的岩石
狐狸溝光禿禿的,裸露著
大片陽光
仿佛一只狐狸的計謀被人識破
但不妨礙它被叫做狐狸溝
也不妨礙一只狐狸在我內心出沒——
它乖巧、可人、智慧,被虛構得
日臻完美
在險峻的山岡與陡峭的文字間
跳躍、周旋、迂回
一次次被愛情想象或尋訪
時光,絲滑如一只狐的背毛
溫柔的時候,一只小獸就伏在胸前
孤獨的時候,荒山禿嶺就收回了它的行蹤
我只來得及把遍地野花留在那裡
苹果花開得單純,元寶柳多麼富有
有人走過早晨,碰落露水和鳥鳴
布谷用歌聲使土地受孕
胡麻地於農人的手掌上起伏、青翠
炊煙微偏著頭,草木如縷
如鄰家十六歲的妹妹
大雪恢弘
父親一次次把柴垛磨坊和水井
解救出來
母親一次次將一團亂麻
穿過針孔
樺木柈子持續不斷地親近火爐
一個人馬不停蹄地親近一封書信
湖水迅疾,那些年
我只來得及把草青色的衝動和遍地
野花
留在那裡
泛舟四月的人,把鳥鳴蕩成波紋
青山那麼青,仿佛喊一聲
就能溢出綠
仿佛葉脈是一塵不染的河流
泛舟四月的人,把鳥鳴蕩成波紋
一條小徑引領的群山
兩樹桃花把守的山門
三間客捨,清新如玲瓏少年
攜帶著土豆苗的田壟多麼寂靜
粉紅色的苹果園多麼寂靜
我們,側身穿過集市和方言
野花翻卷,如沸騰的泉水
有人喊一聲翠翠
群山便蔥綠地圍攏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