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煙雨江南逢姑蘇

來源:綏化日報 2023-11-13 字體:

子安
 

  江南,是一曲悠長的詩。在這江南水鄉的懷抱中,有一座城,在這裡,水鄉的風光如詩如畫,小橋流水人家,仿佛是一幅流動的水墨畫卷,她就是姑蘇。姑蘇,古稱吳,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這裡山水相依,人文薈萃,在這片土地上仿佛可以看見千年前的風花雪月。古老的石板路上,靜靜地流淌著時光的足跡,每一塊石板上都可以品味到歷史的滄桑。古老的建築,將古韻展露無遺,那仿佛將人帶入了一個不同的時空。

  漫步在古城的街頭巷尾,仿佛穿越回了千年前的繁華。那些青石板鋪成的小巷,那些白牆黛瓦的民居,那些古朴典雅的商鋪,都讓人感受到了濃濃的歷史氣息。那碧波蕩漾的湖水,那古色古香的小橋,那翠綠的柳樹,那悠閑的游船,仿佛都在訴說著姑蘇的美麗與寧靜。姑蘇的美,就像一位溫婉嫻靜的江南女子,讓人陶醉。

  平江路,一條充滿煙火氣息的老街,兩旁的店鋪琳琅滿目,各種小吃、手工藝品讓人目不暇接。漫步在這條老街上,感受著這裡的繁華與寧靜。在這裡,我看到了姑蘇人民的生活百態,也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青石板鋪成的小路,那些古朴的木雕窗花,都在訴說著姑蘇的歷史與文化。『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充滿了詩意與浪漫。『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姑蘇的文化,就像一首首美妙的歌曲,讓人陶醉其中。在平江路的茶樓裡,我品茗賞景,聆聽著蘇州評彈的悠揚旋律。那些婉轉的歌聲、優美的曲調、動人的故事,都在訴說著姑蘇的文化傳承。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在觀前街,我品嘗了那些美味的小吃,感受到了姑蘇美食的魅力。糖醋排骨、松鼠桂魚、陽春面、雞頭米,都在訴說著姑蘇的飲食文化。姑蘇的美食,就像一首首美妙的歌曲,讓人陶醉其中。

  蘇州博物館,這座建築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在蘇州博物館,我看到了那些珍貴的文物,感受到了姑蘇歷史的厚重。那些精美的瓷器、絲綢、書畫,都在訴說著姑蘇的輝煌與榮耀。姑蘇的美,不僅僅是自然風光,更是歷史文化的積淀。在這裡,我仿佛聽到了古人的呼喚,他們告訴我,這裡是他們的家園,是他們的根。

  姑蘇的水巷,是她的靈魂所在。在這裡,你可以看到許多古老的石橋,它們橫跨在縱橫交錯的水道上,連接著城市的每一個角落。站在橋上,你可以欣賞到古城的美景,感受到江南水鄉的韻味。沿著水巷走,你會發現這裡的生活節奏是如此的悠閑。老人們坐在河邊曬太陽,閑聊著家常;孩子們在水邊嬉戲玩耍,歡聲笑語回蕩在空氣中;商販們擺攤叫賣,琳琅滿目的商品讓人眼花繚亂。

  姑蘇的園林,是她的魅力所在。在這裡,你可以看到一座座的江南園林,如拙政園、獅子林、留園等。這些園林都有著獨特的風格和韻味,讓人流連忘返。走進拙政園,你會被那錯落有致的建築、奇花異草、碧波蕩漾的湖水所吸引。在這裡,你可以感受到古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獅子林則以假山石為特色,石頭的造型千姿百態,仿佛是一群獅子在嬉戲。留園則以水景為主,小橋流水、曲徑通幽,讓人仿佛置身於仙境之中。那些小橋流水、假山花木、廊榭亭臺,都在訴說著姑蘇園林的精湛技藝。也許歐陽修的這句『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用在這裡最恰當不過了。

  煙雨江南遇姑蘇,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這裡,我感受到了江南水鄉的美麗與詩意,也感受到了姑蘇人民的勤勞與智慧。這是一座值得我用一生去追尋的城市,這是一片值得我用一生去守護的土地。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