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那是二十年前的國慶節。
凌晨四點,北京城尚在沈睡,我們已坐上了從三環外駛往天安門廣場的出租車。
兒子睜著圓圓的眼睛,一會兒唱『五星紅旗迎風飄揚』,一會兒問:『媽媽,我們能趕上昇旗嗎?』
我無比心虛地給他保證了一百個『能』,其實能不能准時到,我也不知道,畢竟我也是第一次進京。幸虧司機師傅給我們吃了定心丸:『六點鍾昇旗,還有倆鍾頭,放心吧您!』
啟明星尚在黑緞子般的天空上閃爍時,我已經牽著兒子的小手在廣場上漫步了。我們果真來得太早了,偌大的廣場上似乎就我們娘倆。借著路燈淡黃的光,我看到了早就爛熟於心的景點:故宮!天安門城樓!人民英雄紀念碑!它們都仿佛是久別重逢的老朋友般,我每看一眼,就高興地歡呼一回,還假充內行地給兒子介紹:『那就是故宮,待會兒國旗班從那裡出來。』
兒子像我一樣,也是第一次來到天安門。他的雙眼仿佛攝像機般,『?嚓?嚓』地攝下天安門廣場上的所有景物。
東方逐漸出現了魚肚白,霞光也在天邊閃爍。就在這時,從故宮方向傳來了整齊堅定的腳步聲,昇旗儀式馬上要開始了。仿佛從天而降似的,剛纔還空蕩蕩的廣場一下子冒出了成千上萬的人,他們的腳上都好像裝上了風火輪,疾風一般向著昇旗臺飛去。我怔了一下,正准備跟上去時,突然發現兒子不知什麼時候掙脫了我的手,一瞬間就消失在洶湧的人潮中了。眼淚一下子就湧出了我的眼眶,天啊!兒子纔六歲,我們這是第一次進京,我連東西南北都還沒有分清楚,兒子就突然不見了,廣場上這麼多人,我該在哪裡尋找?如果找不到,我該怎麼向家人交代?那一瞬間,我仿佛掉進了冰窟窿,哆哆嗦嗦說不出話。
『嗒嗒,嗒嗒……』國旗班戰士們的腳步聲依然整整齊齊地叩響,剛纔洶湧的人潮,幾分鍾內已裡三層外三層地圍成了一個龐大的圈子,廣場又安靜下來,他們都在翹首等待戰士們入場。只有我,瘋了一樣,擠進人牆,一邊擠,一邊喊:『請讓讓,請讓讓,我兒子不見了!』那一刻,我什麼都不記得了,只知道,兒子一定在人群中,我要找回兒子。人們立刻善意地讓出一條通道,我迅速從人牆的最後一排跑到了第一排。啊!對面那乖乖坐在地上的小孩不就是我兒子!那一刻,焦灼冰釋,喜悅漫上心來。我迅速跑到兒子身邊,緊緊抓住他的手,再也不放開。
有驚無險的小插曲過去了,我也平復了心情,極目遠眺。鮮紅的太陽剛好從地平線上昇起,國旗護衛隊的戰士們肩扛鋼槍,邁著整齊的步伐從城樓正門走出。他們走過金水橋,走到長安街,進入廣場,離我們越來越近。
『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雄壯的國歌聲中,昇旗手一手托住紅旗一角,一手『唰』地一下將紅旗展開,那抹鮮艷的紅色飛過人們的眼前,飛在天安門廣場上空,飛到人們的心尖上。人群中爆發出熱烈的掌聲、歡呼聲。那一刻,我百感交集,作為新時代的中國人,我們有幸長在紅旗下,不識戰火,遠離貧窮,安享幸福與太平,該有多難得,豈能不感恩?
興奮,焦灼,驚喜,感動……那個國慶節,好像有一雙看不見的手拉著我坐了一輛過山車;那個國慶節,在我的時光軸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令我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