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大悅
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了過眼雲煙,不復記憶,其實他們仍是潛在的。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裡。林語堂說:讀書使人得到一種優雅和風味。如若生活是一門藝術,讀書則能增加風雅。
若能在忙裡偷得一抹閑光,或是在飯菜還沒做好之前,或是在乘坐公交的間隙,打開一本電子書,一部有聲小說,或許沒有翻閱紙質書籍的觸感,亦聞不到油墨的香氣,但細細品味,亦能在碎片化的閱讀裡,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恰逢周末陽光正好,微風不燥,在綠蔭掩映下的庭院之間,尋一小隅,支一方桌,桌上無需繁雜的點綴,只一壺清茶,最多一套紙硯,手捧一本書,在裊裊炊煙中靜心研讀,感受指尖觸碰書頁的浪漫。累了,將書歸置一旁,趴在桌上小憩片刻,偶有清風襲來,翻動書頁颯颯作響,定是一種美的享受。
失落的時候,不妨讀一本散文。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錯綜復雜的人物,也沒有撲朔迷離的故事,只有輕輕淺淺的文字和平平淡淡的語調,帶著詩畫一般的情緒和幻想,攜著美的音韻和節奏,娓娓道來一絲撫慰。
煩悶的時候,讀一本小說。或是金庸筆下蕩氣回腸的江湖軼事,看江湖兒女的俠骨丹心,在光刀劍影中領略江湖快意;或是瓊瑤筆下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看癡男信女的愛恨糾纏,在百轉千回中感受唯美浪漫。
無人的時候,應該讀一本史書,於大氣磅礡的文字中品讀先賢智慧。看先人頭頂烈日背朝天的耕作,體會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觀先人一磚一瓦的人工堆砌,感受而今長城體現出來的智慧結晶。
文字或許晦澀,抑或枯燥,但靜心研讀,方知如今閑適的人生,浸透著先人的多少智慧和付出。
讀書,是世界上門檻最低的高貴舉動。它豐富了我們的思想,提昇了我們的邏輯談吐,讓我們懂得敬畏、擺脫庸俗、感到振奮。我們在閱讀上花的每一秒,都會沈淀成將來更好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