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新年裡來看大戲

來源:綏化日報 2023-01-30 字體:

周康平
 

  『無酒不成席,無戲不成年。』這話,是兒時爺爺給我說的。爺爺說,這話是他爺爺對他說的。如此說來,就這話也算是我家的祖傳了。

  我們村是個大村,在十裡八鄉中,算是有些名氣,村裡的人說起就有些自豪,具體表現在逢年過節這類的事上。過年家家戶戶大魚大肉的自是不必說了,老少爺們喝得紅光滿面也是常見的場景。在歡慶的節日裡,僅是有酒有肉不足以表達村民們的歡喜,必有戲助興纔是,且不是單獨的一場戲,而是好戲連連。比如,過年期間,村裡至少也有七八場戲。我們村戲迷多,演戲的七八個人就是一個戲班子,七七八八地算下來,村裡有七八家戲班子。這些自發成立的戲班子,各有各的拿手好戲。大凡村裡的活動,演戲唱戲的基本上沒請過外面的。

  村裡演戲唱戲的時間往往是在下午。靠村口的邊上,有一個古老的戲臺,圓木大柱,榫卯結構,大梁和柱子上刻的人物和鳥獸,被雕刻得活龍活現,顯盡雕工的精湛和細膩。就憑這氣派的戲臺,就可讓鄰村的人羡慕不已。從戲臺子的投入就可看出我們村的文化基礎有多麼厚實。過年時,不用宣傳也不用打廣告,四鄰八鄉的人,他們一猜就知道哪天是我們村裡的大戲開場日。於是,吃罷午飯,人們就從四面八方湧入了我們村裡。前來看戲的,也不是說都是懂戲的人,即是來湊熱鬧,也是一大快樂享受。

  下午兩點半,鑼鼓?當一響,唱戲的紅色大幕便緩緩拉開,臺上唱戲的人開始閃亮登場。臺下立馬響起一陣躁動的聲響。臺下坐著看戲的人,看似都是我們村的村民,只有本村的村民纔享有坐在臺下觀看的優先權。這只是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事實上,坐在臺下的還有不少外村的觀眾。那不成文的規定對他們來說只是一個不存在的傳說。他們不是被村民們通知來的七大姑八大姨,就是村民們平時的熟人朋友,還有村裡一些孩子的外村同學。來看戲的人,最遠得走上一二十的路。路途平坦的還沒什麼,那些翻山越嶺走小路的人就辛苦了。

  戲臺上鑼鼓喧天,嗩吶陣陣時,二胡笛子這些古老的樂器便成了戲臺上的主打伴奏,只要聽到它們的聲音響起,臺下鬧哄哄的人群,一下變得安靜起來。坐在臺下長板凳的或是站在後邊的人群,他們明白,無論來自遠近,大家都不是來參加嘈雜的民眾聚會,為的是一飽眼福,圖的是精神上的享樂。他們捧腹大笑的表情或神情凝重不動的模樣,隨著劇情表演的不斷變化而變化。臺下掌聲陣陣響起時,那是他們情感世界的共鳴表現。興奮之餘,或許他們已明了,人生也像一場戲,自己也許正是戲中的某一個角色。如此,在生活中努力演好自己,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快樂,給觀眾帶來愉悅,這纔是人生這場戲的最好境界。這時,看戲便成了一場領悟。人生在世,領悟得越多,煩惱也就越少。為生活而演,為快樂而唱,正是唱戲文化追求的美好景象。


編輯:王烈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