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綏化10月9日訊 ( 李海天 劉艷兵 ) 歡勝鄉地處慶安縣西部,是旱田作物種植佔主導地位的鄉鎮,為了豐富農業產業結構,帶動農民增收,歡勝鄉大力發展特色種養產業,隨著秋分節氣到來,這裡的特色種植、養殖也迎來了豐收季。
『我們合作社的黏玉米9月初就開始陸續收割了,現在這片地僱了18人,預計再有一周左右的時間我們合作社所有地就收完了。』帆朋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吳金高說。帆朋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是歡勝鄉永華村的本土合作社,從理事長到社員都是永華村的村民,去年開始合作社拓寬經營思路,由種植傳統玉米轉變為種植鮮食玉米,與加工企業簽訂回收合同,企業指定種植品種,負責回收加工。今年合作社流轉土地800畝種植鮮食玉米,經過前期測算,一公頃地產量達到42000穗左右,企業回收價格每穗0.8元,預計一公頃地可收入33600元,除去成本,每公頃地利潤在8600元左右,合作社通過多方聯系,收割完地塊的秸稈以每公頃地800元的價格銷售給周邊企業和養殖大戶,用作青儲飼料,又增加了一筆收入。
同是永華村的彭喜輝這兩天也開始忙碌起來,檢修機械准備秋收,與其他農戶不同的是,彭喜輝要收獲的是30畝中藥材蒼術。今年風調雨順,自然條件良好,加上彭喜輝的精心侍弄,他種植的蒼術長勢較往年都要好,迎來了豐收,彭喜輝說預計今年畝產在3000斤左右,目前蒼術市場銷售價格在每斤8元左右。彭喜輝是歡勝鄉地地道道的農民,之前也是種植玉米、大豆這些常規農作物,五年前通過親屬介紹開始種植蒼術,這幾年的學習與種植實踐,讓他的種植技術越發成熟,蒼術種植面積和育苗面積已經發展到140多畝,嘗到甜頭的彭喜輝最近也在和村裡溝通,想要再流轉一些合適的地塊擴大種植面積。
巴馬香豬肉質細嫩,營養豐富,深受消費者喜愛。在歡勝鄉永昇村村民李玉春的豬捨內,他正忙著給小豬喂食,這些小豬就是非常有名的巴馬香豬。兩年前,李玉春利用閑置場地開始搞養殖,最開始引進6頭豬崽,經過這兩年的發展,目前生豬存欄80餘頭。『巴馬香豬適應性和抗病性強,長到60斤左右出欄,目前市場銷售價格在每斤30元左右,到秋了眼下我這有30多頭能出欄。』李玉春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