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明水鎮:精心描出四道『風景』 產業帶動鄉村振興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9-06 字體: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走進鄉村看變化系列報道(34)
明水鎮:精心描出四道『風景』產業帶動鄉村振興

文/攝 潘成軍 特約記者 高偉 全媒體記者 孫曙光

明水鎮新發村大力發展肉羊養殖
 

  走進明水縣明水鎮,有些涼意的秋風裹挾著田野裡莊稼傲嬌搖曳的『身影』,追逐著沿202國道前行的車輛,似乎想讓記者把『莊稼熟了』的消息早些捎到農民家裡。

  明水鎮,有4個『風景』留給記者印象較深:勤儉村大黑於屯的勤餘公園、勤儉村高蛋白大豆種植數字農業示范基地、互助村香瓜種植基地、明水鎮人居環境整治萬米示范帶的標杆村興旺村。

藍藍的天空下,清清的湖水光波粼粼,湖面上木制的四角涼亭點綴著人工湖,湖邊是依依的柳樹環繞。綠色的樹葉,黃色的亭欄與浮橋,樹尖上還有愉悅的鳥鳴以及亭邊游人的爽朗歡笑聲,仿佛人在畫中游。

明水鎮勤儉村勤餘公園
 

  『這就是我們村的勤餘公園,佔地面積22000平方米,是一個集村民健身娛樂、文化教育和黨建活動為一體的綜合性村民公園。匯餘池景觀點,原是一個廢棄的大坑,去年我們昇級改造為人工湖,在湖上新建了一個24米觀景的浮橋。在湖中心的島上建造一個觀賞平臺,平臺上建了一個四角涼亭,並配有桌子、椅子和長凳,供村民業餘時間休閑娛樂。』明水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杜美娟向記者介紹了勤餘公園的大致情況。走進勤餘公園,入口處『好日子都是奮斗出來的』字樣映入眼簾,讓人感慨萬千,今昔變化,好日子真的是奮斗出來的。

  走在匯餘池景觀點健身環路上,四周栽植的無絮垂柳、紅王子錦帶等300棵綠化樹木郁郁蔥蔥,嫩嫩的枝條,筆直的樹乾,仿佛『站崗』的哨兵一樣忠於執守。整個公園分為文化廣場,健身廣場,行政廣場三部分,文化廣場是村民跳廣場舞、健身操和大秧歌的地方,左側的景觀點是望餘亭,望餘亭的左側是林餘園育苗基地共50畝,也是小村的『綠色銀行』,有衛茅、逾越梅、垂柳、水喜柳等10多個品種,預計三年後可創產值90萬元。健身廣場內除各種健身器械外,主要景觀點是40米長的木制廉政長廊。上面都是相關的廉政故事與廉政警句等。這是全村乃至全鎮黨員乾部的廉政教育『打卡』基地,倡廉於有形潤物於無聲,教育廣大黨員乾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勤餘公園建成以來,實現了黑臭水坑向人工湖昇級、活動廣場向村民公園昇級、大秧歌向廣場舞昇級、村辦公室向黨群服務中心昇級、室外廁所向室內廁所昇級,改善人居環境的同時,極大地提昇了村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村黨總支書記申遠說。

明水鎮勤儉村廉政文化長廊
 

  依依不捨地走出勤儉村,回首遙望,而最讓人動心的是勤儉村的入口大門的一幅對聯:耕讀立後輩良圖,勤儉承先人懿范。原來這就是勤儉村名字的由來。

  一村一品是明水鎮的特色,互助村的品牌就是遠近聞名的香瓜。夏季行走在明林公路,遠遠地就能聞到沁人心脾的瓜香,明水鎮下大力氣把香瓜品牌作成了金字招牌。明水鎮黨委書記姜大鯤告訴記者,互助村香瓜種植基地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由互助村香瓜種植合作社引帶,以點帶面輻射發動群眾加大種植香瓜面積,以傳統種植模式加先進設備、科學管理推動香瓜產業提檔昇級。基地種植面積300畝,畝產2500公斤以上,畝產收益1.2萬餘元,帶動農戶35戶,年銷售額可達360萬餘元。

  培育『數字』農業,是明水鎮打造鄉村振興新『引擎』,共建數字農業激發鄉村振興新活力。勤儉村村乾部戰立軍站在這片綠油油的大豆基地介紹:『我們村基地種植綏農76(高蛋白)大豆500畝,采取『合作社+農戶+企業』的土地托管模式運營,農戶以土地入股合作社,由合作社與企業簽訂合同,按照企業要求統一經營,實現產銷一體化,讓農戶毫無後顧之懮。』不僅如此,大豆基地還安裝了智慧農業系統,它可以利用遙感、視頻、氣象數據,應用傳感系統對土壤、水分、光照、肥力等多樣環境參數進行整合分析對比,從而保障基地的穩產增收,進一步提昇基地標准,提高農產品品質,進一步促進農民增收。

  正在地裡勞作的村民張財樂呵呵地說:『現在我們只管好好種地,不用自己費勁兒銷售管理,省心省時又省力,錢也掙得多了!』農戶趙春秀在一旁也點頭表示贊同,『安裝的智慧農業系統,幫我們監控長勢、灌溉、施肥、病害不說,還能預測收成、預估盈虧,現在科技可真是厲害!』

特色種植是明水鎮鄉村振興的又一亮點,也是農民增收的又一『法寶』。明水鎮嘗試種植燕麥獲得成功。勤儉村燕麥種植基地面積1050畝,從加拿大引進的飼用燕麥新品哈維(Haywire),葉片多,葉量大,莖稈柔軟,飼草品質好,飼用價值高,具有抗旱、抗寒、抗澇等特性,對不同的土壤氣候有很強的適應性,穩產效果特別好,經濟效益顯著。

明水鎮勤儉村燕麥基地
 

  金秋九月,站在一尺多高的綠色的燕麥田裡,眼間就是一片輕柔的地毯,絨絨的綠波隨風飄動。『這已經是今年的第二茬了,第一茬已經收獲了。這也實現了北方的兩茬種植,讓村民真正增收。』申遠介紹。

  據了解,燕麥基地由綠野牧業與勤儉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簽訂訂單農業,全程托管。以高標准機械精准化作業為主,高標准打造高質量特色種植園區。園區采用『村集體+農戶+企業』『三合一』土地托管模式運營,37戶農戶以土地入社,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與企業簽訂農業生產全程托管合同,由合作社負責耕、種、管、收全過程生產,最終企業按照合同簽訂的回收價格全部回收。預計村集體可增收125萬元,戶均增收4.9萬元。

提昇人居環境整治,助力美麗鄉村振興,環境整治是繪就鄉村振興新底色。明水鎮既要『面子』也要『裡子』。充分發揮黨員、乾部、群眾的積極性和能動性,下大力氣開展農村人居環境專項整治改善行動,為群眾打造乾淨、整潔、有序、優美的人居環境。興旺村就是萬米示范帶示范村之一,白藍相間的鐵柵欄,奼紫嫣紅的花朵爭相怒放,潔淨的白色水泥路面,還有夜晚為村民靜心守夜的『路燈』。廣場、村落、笑臉,幸福的生活像首清新的詩歌從心底流淌。羡慕得讓眾多城裡人流連忘返。在建設過程中,明水鎮堅持四級聯動,調動鎮村屯戶一切力量,成立環衛隊、配備清運車和垃圾箱、清掃機,每天對主要街道和副街都要進行一次徹底清掃,保證居民生活垃圾日產日清;全員參與人居環境建設。實現了新時代、新農村、新風貌、新氣象『四新』新美麗鄉村、為群眾營造出乾淨整潔、環境優美、空氣清新,良好的生活環境。

明水鎮勤儉村優美的人居環境
 

  姜大鯤表示,使命重在擔當,實乾成就未來。發展藍圖已繪就,美好明水鎮前景可期。明水鎮黨政班子將緊緊團結和依靠全鎮人民,圍繞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堅持以惠民利民為根本、以黨建為引領、以產業為支橕,努力在變化、變局中搶抓機遇,在成效、成果中增強信心,在苦乾、實乾中砥礪前進。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宜游新明水鎮,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