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走進鄉村看變化系列報道(28)
雙岔河鎮:『一村一品』增質效環境建設有提昇
文/攝 潘成軍 特約記者 李磊 全媒體記者 孫曙光


初秋時節,迎著朝陽,駛入綏棱縣雙岔河鎮,道路兩側整齊的王族海棠、暴馬丁香和小葉丁香如一組組俊?的少年熱情地迎接著每一位到訪的來賓;莊重大氣的迎賓石和曲徑通幽的農擔公園提醒您放慢腳步,靜心感受一下遠離都市的喧囂,這裡是世外的桃源;沿鎮政府辦公樓樓梯向上走時,有一種踏著中國共產黨百年歷史向上而行的感覺,因為每個臺階正面都貼有一個歷史時間點,從中國共產黨成立到百周年迎慶,重大事件的節點都在其上,無聲告知著今天美好生活從何而來。
雙岔河鎮位於綏棱縣城東北部,地處小興安嶺南端西麓餘脈延伸區的平原地帶,轄區東西綿窄狹長,地勢微微隆起,呈緩坡漫川地,平均海拔247米。秋風漸起時來到這裡,翠綠的景觀樹、怒放的五彩花、耀眼的豐收黃、帶笑的孩童顏,一幅和諧、喜慶的畫面提示著綏棱重鎮雙岔河的今非昔比。

『在人居環境的建設上,我們以「三橫五縱圍一環,石、水、娛、林繪一景」為藍圖,打造宜居、開放、美麗的生活空間。』初見雙岔河鎮黨委書記張春聲,他沒有第一時間侃談遍鎮開花的產業項目,而是首先談起了改善鎮村人居環境的話題。據張春聲介紹,雙岔河鎮實行鎮村整體規劃布局,建立健全環境管護制度,努力營造潔淨氛圍,鎮內道路兩側2000延長米范圍內栽種小葉丁香、榆樹牆5萬棵,芍藥花1萬株。堅持示范引領,重點打造了雙興村、民主村2個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其他各村分別打造2個示范屯。全鎮共栽植綠化樹1.3萬棵,玉簪、芍藥等花草110萬株左右。為使環境更加宜居,重點實施了環境整治行動,在垃圾、污水、村屯清潔行動等方面持續發力,常態化推進人居環境整治。21個畜禽糞污池有效利用,清理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數量1675立方米;全鎮設立8個農藥廢棄物回收站,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9.77噸,超額完成70%;轉運處理生活垃圾384餘噸;治理侵蝕溝45條,其中完成納入計劃的12條,計劃外自行治理33條,另外水務局對上申請專項資金治理中小型侵蝕溝37條,將於近期開工。截至目前,全鎮已開展環境整治集中會戰5次,發動人員500餘人次,出車80臺(次),清理農村生活垃圾800餘立方米。

雙岔河鎮黨委、政府認真結合本地實際,以全面提高鄉村振興水平、優化鎮村宜居環境、提昇群眾幸福指數為落腳點,以務實、惠民的實際舉措貫徹落實縣委全會精神和縣政府報告要求。『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積極尋求駐雙興村單位省農擔公司的大力支持,爭取了60萬元建設資金和46萬元健身設備,堅持造美與除舊統籌推進,將困擾群眾多年的臭水溝、垃圾坑、侵蝕溝綜合治理,建設了佔地面積2萬餘平方米的農擔公園,俯矙公園,抽象的『100』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百年華章和帶領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堅強決心。公園含森林植物園(內設棧道460平方米)、多功能運動場(高標准籃球場懸浮地板、圍欄、廣場舞區、健身器材區)、百米紅色路、福祿湖等,是鎮域內填補歷史空白的集娛樂、健身、觀賞、休閑『四位一體』的綜合性公園。公園的建設不僅解決了困擾村民多年的臭水溝問題,合理利用了閑置資源,美化了村裡環境,還為村民提供了休閑娛樂的好去處,給村民的生活添加了『樂去』!

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孫百迅告訴記者,為加快鄉村振興步伐,雙岔河鎮以『一村一品』為突破口,全面發展現代農業。打造了前鋒村森林雞養殖項目,壯大養殖規模達到2萬只,可年收入20萬元;擴大了立新村國家級志鑫家庭農場規模,種植面積達到3000畝;拓寬了永生村百果園品種和規模,走精品化路線,進一步擴大銷售增收渠道;叫響富民村『灣穗』雜糧品牌;推進雙東村梅花鹿養殖項目,優化雙興村『二小』豆腐和民主村『老八趟』玉米查子等農產品品牌宣傳力度。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示范園區建設,使其實現了高產高效,全鎮今年發展特色示范園區4個,富民村500畝雜糧園區、永生村240畝百果園區,雙興村1500畝大壟玉米種植園區、雙興村600畝大豆園區,其中雙興村1500畝大壟玉米園區是市級玉米示范園區,采取大壟雙行技術,每公頃產量800公斤左右,實現了富民增收。雙岔河鎮還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成功引進主要生產污水處理設備、膜設備和在線監測設備的黑龍江倉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完成投資1000餘萬元,實現銷售額800餘萬元,利稅達60餘萬元。投資建設了佔地160平方米的雙興村『二小』豆腐加工廠,生產、銷售豆漿、豆奶、豆制品及休閑豆制品三大系列10餘個品種,年利潤4萬元;計劃投資10萬元在雙興村建設佔地110平方米的玉米面條廠,采用優質的深層地下水資源和優質玉米,生產優質玉米系列產品(玉米面條、玉米面、餃子皮、餛飩皮等),預計在2022年冬季即可建成並投入使用。

『今年我們還通過爭取上級專項資金264萬元,建設了雙興村農機具場庫棚項目,對雙東、前鋒兩個村3.5公裡的村屯道路進行了維修。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深入推進現代農業,突破發展瓶頸,轉變經營方式,發展以家庭農場為主體的規模化經營實體,繼續探索土地托管,讓土地更加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發展。實行特色產業引帶,利用雙東村梅花鹿、前鋒村森林雞、富民村雜糧和民主村玉米查子等產業項目,引帶更多的農戶參與其中,形成各村特色產業,打造像富民雜糧這樣的特色種植園區,讓農業園區多樣化、高效化。進一步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推進高標准農田改造,利用整合出的土地,充分發揮全鎮高品質大豆的種植優勢,全力打造豆制品加工企業,創造優勢品牌。同時吸引有潛力、有前景、有發展的項目投資,積極承接與農業產業緊密相連且符合環保要求的農產品深加工、綠色有機食品加工等產業項目,拉動全鎮增收,實現帶民富村強鎮的總目標。』對雙岔河鎮未來的發展,張春聲說出了他的設想,朴實的語言,充滿自信的眼光,讓聞者怦然,令觀者心動。走進新時代,打造新風貌,建設新農村,雙岔河鎮乘勢而起、順勢而上,大有可為、必有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