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安達增產有一套

來源: 2022-08-25 字體:

  田間寬窄行栽    7月收燕麥10月收玉米
安達增產有一套

 

□ 周靜
 

  科技人員在給燕麥測產。

 

  『燕麥7月份都收完了,你看一點兒不影響玉米繼續生長。』安達市農技推廣中心主任王德剛說。在該中心科技園區,玉米已一人多高,套種的燕麥也長到了玉米的『腰』部,黃燦燦的麥穗低垂著。

『試水』玉米套種燕麥

  『安達是牛城,燕麥既是糧食作物,也是奶牛粗飼料的最佳選擇之一。』安達市綠生源養殖場總經理周現平,做了多年的飼草生意,對燕麥的好處了如指掌,『燕麥含多種礦物質與維生素,奶牛吃它不愛生病。』

  作為玉米套種燕麥模式的主要實施方,省大鵬農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董井鵬介紹,3年前我們公司就開始在安達用『4090』模式為農戶進行托管服務,每年收成都很好。但『40』種玉米,『90』閑著很浪費,今年市農業農村局提出在『90』上種燕麥的思路,目前燕麥測產結果很好,後期玉米也要進行測產,『爭取創造出一個增產增收的好模式』。

改變耕種模式實現一季兩收

  『4090模式,就是把原來兩個65厘米的小壟集成一行90厘米秸稈帶和一條40厘米的播種帶。這樣通過寬窄行栽培玉米,發揮玉米邊際效應優勢。』董井鵬說,『今年3月末4月初,我們在90厘米集條帶上播燕麥,5月上旬又在40厘米播種帶上免耕種玉米。幾場雨後,苗出得特別齊整。』

  到了6月末,『土專家』李志勇研制了一種藥物噴灑機,一趟下來,玉米用玉米的藥,燕麥用燕麥的藥,成功解決了兩種作物田間打藥的難題。燕麥籽粒進入灌漿後期,李志勇又按農業農村局的請求研發了專用的燕麥收割機,效果也很好。

  『明年如果大量生產,我們會把收割後的燕麥做成裹包青貯,由於零溢價優勢,利潤將非常可觀。』周現平已聯絡了一些牧場,大家都非常感興趣。

一地兩用創造多重收益

  『先收燕麥後收玉米,有助於突破安達市奶牛優質飼料供應瓶頸問題。』王德剛說。

  而周現平算的是燕麥賬,作為青儲飼料或是收獲燕麥籽粒,經濟效益都很好。以飼料為例,每畝純利潤466.78元。『還能帶動下游產業,一舉多得!』

  董井鵬算的則是大賬,『現在安達市玉米畝產平均750公斤,播種面積年均180萬畝,如果都用這個套種模式,等於給安達增加了幾十萬畝優質耕地。另外,吃了燕麥後的奶牛,糞便質量也隨之提高,從生態效益看還能改善環境。』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