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新華鄉:強農興工促商貿 依托優勢抓振興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8-16 字體:

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走進鄉村看變化系列報道(21)
新華鄉:強農興工促商貿  依托優勢抓振興

 

文/攝   潘成軍   全媒體記者   孫曙光

金事達肥業
 
裕達牧業飼養場
 
松原木業經理與鄉領導研究安全生產工作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這是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鐵律。近日記者走進北林區新華鄉,看著大田裡長勢喜人的莊稼,瞧著綏蘭路、綏望路兩個項目帶上蓬勃興起的工業企業,望著車流來往不斷的商貿物流企業,進一步加深了對這一鐵律的理解,也自然知曉了2021年新華鄉全鄉社會總產值突破6.6億元大關、年均增長7.5%,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17044元、增長8.1%的緣由。

  位於北林區中西部的新華鄉緊鄰市區,雖是農村鄉鎮,但由於近乎屬於城郊,自然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些年,我們鄉在抓發展促振興上,主要就是依托地域優勢,借力發力,以現代農業提檔昇級為先導,以壯大工業經濟為目標,以繁榮商貿物流做基礎,上項目,謀發展,提昇群眾福祉。』新華鄉黨委書記王連慶向記者介紹了近些年新華鄉發展情況。他說,近年來,特別是2021年,新華鄉加大了現代農業提檔昇級的力度,使以棚室瓜菜、露地黃豆角、黏玉米、烤煙等為主的高效經濟作物面積發展到16320畝;生豬、肉牛、鵝禽飼養量分別發展到12萬頭、1萬頭、50萬只,規模化養殖廠發展到4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120個,家庭農場發展到85個,土地規模經營面積發展到5.8萬畝、土地托管面積達到3萬畝;千萬元以上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到5個,大型農機具發展到30臺(套)。高標准打造的新華村玉米示范園區,成為全市展示現代農業的窗口和引領發展的旗幟。先後承辦了全省春耕生產現場會,國務院副總理胡春華、全國政協副主席何維、農業農村部部長唐仁建等領導都曾來新華鄉玉米示范園區調研黑土地保護利用,讓新華鄉上了央視、名揚華夏。

  農業穩了,就要向工業要富裕。新華鄉黨政一班人瞄准適於本鄉實際的工業企業,推動全鄉工業經濟不斷壯大。在沿綏蘭路、綏望路兩個項目帶,將各類工業企業發展到45家,其中規上企業達到3家,年可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有了工業,商貿物流業不能缺少,新華鄉采取措施促進商貿物流業持續繁榮,商貿物流企業發展到15家、電商3家;個體工商戶發展到210家,增長10%。

  鄉興村美,經濟發展的成果,要讓群眾享受。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的要求,也是新華鄉黨政一班人手頭的重點工作之一。新華鄉黨委副書記、鄉長李勇告訴記者,2021年以來,新華鄉下大力氣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大搞垃圾清理清運,大上臨時糞污收集點,完善常態化保潔機制,昇級鄉政府廣場設施,整體環境面貌實現躍昇。在環境整治的同時,新華鄉加強了鄉村文明建設,強化農民素質教育,制定村規民約,促進民風好轉。
 

工人正在把黃豆角裝車
 

  據李勇介紹,新華鄉將2022年確立為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實現鄉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從年初以來,全鄉上下集中精力在引資上項目上發力,壯大新型工業。在上新產業項目拉動發展上,依托鄉內現有企業開展以商招商,推動項目總量昇級、結構昇級和質量昇級。重點依托中能建推進秸稈綜合利用,依托金事達推進科技成果創新,力爭更多好項目落戶新華。在發展小微項目促進發展上,則堅持抓大不放小,注重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的填補和延伸著眼,發展和培育一批互動型、協作型、配套型小企業,形成小規模、大群體、專精特新發展格局。同時在調優調強上發力,昇級現代農業,進一步調整了產業結構,宣傳引導農民重點研究銷售環節,由『種得好』向『賣得好』快速轉變,解決優質不優價問題;在綏蘭、綏望路沿線的新華、六排、三發、五一村發展高效經濟作物,鼓勵、引導有一定文化水平和經濟作物種植技術、經驗的農戶積極發展訂單生產和儲運,在冷鏈物流、冷鮮存貯上下功夫,防止盲目種植帶來風險;按照全區打造窗口農業示范帶的要求,在綏蘭路打造了一處玉米示范園區,在綏望路新建了一處大豆示范園區,起到更好的示范引帶作用。進一步培育經營主體,以培育專業合作社、龍頭企業、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為重點,全面發展農業經營主體。進一步推進土地托管。依托新華村農機合作社和鄉內8個現代農機合作社等經營主體,不斷擴大托管面積。

  平川一望三千裡,萬頃碧浪化金風。伴著清爽的秋風,走在新華鄉的田間地頭街頭巷尾,和著黑土地上發展主旋律,為這豐收的季節謳歌!


編輯:韓敏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