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本地新聞  >  經濟

望奎:土地『入托』『明白人』種地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5-09 字體:

  東北網綏化5月9日訊 ( 巴金 特約記者 崔硯澤 ) 望奎縣積極推進農業生產托管服務,在全縣推廣『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企業+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等三種土地托管模式,今年,全縣落實土地托管面積48.6萬畝,土地托管經營主體已發展到232個,簽訂托管合同5595份,進一步加速了農業生產機械化、規模化、集約化進程。

  馬國賢是望奎縣廂白滿族鄉後二村的養殖大戶,在土地托管模式沒推行前,他分身乏術,根本無暇進行畜禽養殖。如今,家裡的耕地有了『托管所』,『田保姆』解決了大難題。『今年種90畝地,全托管給了村上,能節省1300多元錢。土地托管不用把身子了,不耽誤養豬,上建三江栽水稻還能掙8000多元錢。』馬國賢自信地說。

  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後二村整合村裡現有的40多臺農機,與91戶農戶簽訂機械托管合同13726畝,通過大規模機械作業降低成本,每畝可幫農戶節約種植成本15元,同時農戶向村集體出租機械每畝收入105元,達到利益最大化。

  廂白滿族鄉後二村組織整合全村農機具,通過村細化管理、規模化經營、科學植保,大幅度減少投入成本,實現村集體和農戶互利共贏。

  『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是通過鼓勵種植合作社整合本村農機具,依托先進的規模種植經驗開展土地托管的一種模式。

  目前,廂白滿族鄉7個行政村中已經有四個村實現了整村托管。

  在火箭鎮,土地托管模式又有不同。火箭鎮利用『村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農戶』模式,充分發揮村集體組織優勢,把農民土地集中起來,發展規模經營。火箭鎮共有耕地面積26萬畝,為方便不同農戶根據個人需求托管,該鎮創新方式,從全程托管、機械托管等幾個方面入手,全面推進土地托管工作。截至目前,火箭鎮已簽訂土地托管合同750份,服務小農戶680戶,土地托管面積一共是4.1萬畝,其中全程托管2.65萬畝,機械全程托管1.5萬畝。今年,由縣裡出資投入848.8萬元,為該鎮廂蘭二村購買28臺大型農機具,1萬畝玉米、5000畝大豆從整地到收獲實現全程機械化,農戶通過土地托管,每畝地增收可達100元左右。

  『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是由村集體牽頭與涉農企業優勢互補,聯合開展土地托管服務。東郊鎮則是這種模式具體實踐的代表。

  東郊鎮前水五村股份經濟合作社與匯農萬家公司為農戶保底產量每畝1500斤,通過連片經營、大型農機具規模化、科學化、標准化作業,玉米每畝均可增產150斤,超出保底部分農戶和公司各得50%,農民看到了實實在在的效益。村集體通過公司利潤的10%和土地托管農機具進行收益,農機每畝收益40元,2021年,該村集體農機收益超過50萬元。有了土地托管,勞動力得到了有效釋放,前水五村98名農民獲得了外出務工的機會,一年增加收入60多萬元。土地『入托』,『明白人』種地,直接效益是增產,『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企業+農戶』模式的推行實現了農戶、村集體及公司多方共贏。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