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要聞 省內要聞 本地要聞 精彩點擊 專題新聞 通知公告 猛?象詩刊 日報數字報 晚報數字報 綏化晚報新媒體
經濟新聞 綜合新聞 視頻新聞 市場監管 黑土副刊 日報頭條號 小記者風采 日報公眾號 晚報公眾號 綏化直播
  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綏化新聞網  >  黑土副刊

細雨慢煎一壺春

來源:綏化日報 2022-03-07 字體:

王 嵐
 

  那個春日雨夜,在書店閑逛,一本淡雅的書封皮躍入眼簾:《細雨慢煎一壺春》,瞬間,心中湧起莫名的歡喜。這本書收集了多位民國文人有關人生的小品文,裡面有『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的閑情;有『映竹無人見,時聞下子聲』的逸趣,讀來宛如窗口徐徐吹來的那一縷風,溫潤,清新,怡人。

  街上正下著小雨,空氣潤濕,夜色迷蒙,花香淡淡,一種春天特有的氣息在空中彌漫。醉意朦朧中,想起了鄉居時的雨後村莊,想到了春雨裡秧苗的歡快愜意。春天的雨最是喜人,看著雨後秧苗的嫩綠鮮亮、清新可人,感覺自己被寒冬包裹了一季的僵硬軀體也被春雨滋潤著,變得柔軟富有彈性,心也跟著靈動輕盈起來。人真是有靈性的動物,在千百年與大自然的共生共長中,與大自然之間早已有了默契的聯結,大自然自在,人亦舒展,大自然拘謹,人也僵硬。禾苗在春雨裡歡騰,人亦在春風中雀躍。春雨落在兒時的村莊,那份大地中自由舒展的歡騰,是我對春雨最初的記憶。

  春雨落在一千多年前的臨安,淋濕了陸游的衣衫,滴在他下榻客棧的屋檐,綿柔的雨絲幻化成詩。一場春雨,一段心事,一種情懷,『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自此,杏花的芬芳在春雨中氤氳了千年,不知曾經走進過多少人的夢境。

  我一直覺得,雨賦予了春天靈氣,凸現出了春的韻致,在春天這幅水墨畫裡,雨就像國畫師畫筆上蘸的水,必不可少,少了就沒了韻味,營造不出朦朧飄渺的意境。少了雨,春天的一切靈氣無從體現。有了雨,春就有了酒至半酣的醉意,花含羞帶露,草睡意朦朧,人欣喜潤澤。若非如此,春天的雨,何以柔潤如酥,纏綿如詩?

  春雨纏綿,春雨裡有思緒萬千。春雨落在屋瓦上,激起的層層雨煙,被歲月的風吹得迷離又遙遠,沒人說得清,雨煙裡究竟寄托著多少游子的鄉愁?春雨落在蘇軾被貶的黃州,便有了『歸去,歸去,江上一犁春雨』的思緒。對田園生活的熱愛,早已注入我們的基因,每當春雨淋漓,心情潮濕,對家鄉的思念就會如潮水一般襲來。『歸去,歸去』,這心情是何等急切?!

  人生需要勞作,但人生也需要適度安閑,詩酒茶花,給了我們生活的情趣,如果天天像機器一樣運轉,人生就沒了味道。當你倦了累了,不妨暫時超脫出來,在細雨蒙蒙的春天,沏一壺茶,品品過往,想想將來,品著品著,心就柔軟了,胸就開闊了,明白了哪些人和事需要釋然,哪些需要執著堅守,杯起杯落間,冬日的荒寒沒了蹤跡,春天的美好便已全部打開了!


編輯:張桂娟

綏化新聞網©